【扮靚籽:美容絮語】
去到中環畢打街,街上總是瀰漫着一股強烈的綠茶香水氣味,你和我都知道那是某時裝店的特徵。以往人們愛香水,總要到處去找一隻情有獨鍾的,現在卻已發展到可以自訂香味,按喜好設計一款有性格的香水,連商店也一樣要你一嗅難忘。先「香」奪人,正是現在的大潮流。
「有些客人起初叫我噴些『廁所味』出來,以為香味一定是他們認識的除臭系列,其實香味要配合品牌的歷史和形象,唔係香、啃就得。」香味營銷首先在外國流行,往日如酒店、商場等大公司要「噴香水」,會跟外國公司訂購機器和香油。一向從事巿場策劃的方明生(Daniel)4年前成立了Scent Marketing - by Sky Work Design,將這門生意引入香港,令越來越多商戶加入尋香行列,「零售業着重消費者購物時的感受,希望顧客在店內逗留耐一點,對店舖印象更深刻,5年前發現坊間很多以視覺和聽覺做宣傳的品牌,漸漸覺得沒有太大震撼,就想到不如透過嗅覺,為客戶建立品牌形象。」就這樣試着試着,Daniel的客戶到現在已有八成的增長,連電子產品、珠寶和本地時裝等都愛上了香氣四溢的環境。
民族風與木香絕配
香味對顧客來說,可以是怡人,也可能引起頭痛,「香港最早的香味傳銷,一定是賣臭豆腐的小販!他們用大大把風扇把『臭味』由街頭吹到街尾,吸引人去買;現在你叫我調配月餅味、菠蘿包味和鹹魚雞粒飯味也可,不過持續噴出食物味,可能會令人有油膩和飽滯的感覺,我就不太建議了。」所以Daniel會盡量提供整套香味計劃給客人參考,不致將推銷變成倒米,「香味跟fashion一樣有trend,2015秋冬將流行民族、懷舊風,可以選木、薑和松柏味等等,櫥窗設計還可以配合民族圖案和北歐野外環境setting。」多一層嗅覺,足以讓揳時間的閒逛購物活動,變成一種獨特的觀感享受。查詢: http://www.sky-work-design.com
處處香 處處聞
以往主要是酒店和商場愛以香味吸引客人,近年連電子產品、珠寶和本地時裝店等都加入了尋香的行列。
一呼一吸 撫平情緒
不同香氣除了滿足官感,還可以是自療的途徑,網店聞香記店主笑喜因為喜歡香水,看過很多有關香味的書後,發現原來天然的成份都可以做到有香味、有療效的產品,當中香膏更是在家也能做到,於是她便開始着手製作。「植物油和精油都是天然成份,精油分子很細,人體很易吸收;香膏就加入了蜜蠟,蜜蠟本身有覆蓋性,會在皮膚上形成薄膜,相對沒那麼易和快被吸收,但就相對持久。」香膏正好集合改善心情或身體問題,和讓香味在身上停留耐一點這兩個效果,當中笑喜推薦橙花的味道,因為調子清新、中性,男女皆宜,還有對抗焦慮,幫助調和精神系統,及改善失眠等效用。「雖然有些香氣精油未必做到,但接觸天然香味久了,就會發覺鼻和嗅覺會敏感很多,人也舒服多了,心情也會有明顯不同。」
查詢: http://www.ziuhey.blogspot.hk
香膏製作過程
一種香氣 一種個性
自訂香水還有一個好處,就是在調配過程中更了解自己,在選擇氣味時不看標籤只靠嗅覺,選出來的氣味正好代表你個人的性格甚至身體的問題。「選安息香、比較中性低調氣味的女生,選擇時會比較困難,反映出其溫柔和需要安全感的性格;很重視自己儀表、斯文貪靚的女生,就會選擇依蘭的精油;活潑的女生就會選橙、佛手柑;而一些爽朗的、愛運動的女生,就會選青檸等香味。」DIY Aroma的Michelle指,香水製作班幾年來吸引過千人參加,根據與參加者的接觸,便綜合出以上的分析結果,非常獨到。
查詢: http://www.diyaroma.com
記者:容慧心
攝影:伍慶泉、陳永威、劉永發(部份相片由受訪者提供)
編輯:黃仲兒
美術:孔文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