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全城掀起鉛水恐慌,網上流傳選購濾水器指南,建議採用各種國際認證的濾水產品。不過,公開大學科技學院院長何建宗指出,若用作一般家居食水過濾,市面上大部份活性碳或樹脂(resin)濾芯已經能阻隔部份鉛及銅等重金屬,不一定要選購售價昂貴的認證產品。
「三幾百蚊搞掂」
何建宗指出,按啟晴邨的食水含鉛超標程度,市面一般濾水器已能把水中重金屬含量降至安全水準,「如果只係守龍門,三幾百蚊已經搞掂」。棉芯濾水器也可過濾少量重金屬及售價低廉,但效能較活性碳或樹脂濾水器遜色。標榜認證的濾水器則通常較昂貴,他建議市民購買前先閱讀認證內容,「睇清楚佢認啲乜」。安裝濾水器後緊記定時更換,「如果唔換,倒轉頭污染物仲多,或者以為佢隔咗其實冇隔」。
根據《水務設施條例》,未經水務署許可不得安裝濾水器,但署方表明未有計劃嚴厲取締水龍頭套型濾水器。何建宗不建議啟晴邨以外的居民一蜂窩搶購濾水器,然而水務署並不禁止家居安裝濾水器,但不可在喉管之間安裝,否則或會影響供水系統,「水務署一路態度係唔建議你裝,因為佢話香港啲水合乎世衞標準。問題係𠵱家啲水唔合標準吖嘛,咁水務署咪冇聲出囉」。
由年輕醫生組成的團體杏林覺醒,引述美國疾控中心(CDC)預防食水鉛中毒的建議,若果街道水管不含鉛,而樓宇水管含鉛並超出安全標準,居民扭開凍水喉等待一至兩分鐘,方可使用其後流出的食水,也可儲存起來以備飲用、煮食或開奶粉。
■記者白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