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未入伙前,獲前國家主席胡錦濤親自到工地現場參觀的啟德啟晴邨,入伙兩年後,卻爆出飲水思「鉛」事件。風波愈鬧愈大,現時更令住在該邨的居民人心惶惶。
究竟食水中的鉛從何而來?直至現時為止,政府仍未能清楚交代,但各界就揭發出涉及該屋邨更多施工問題。政府在昨午的聯合記者會上,由發展局局長陳茂波宣布,成立專責小組調查啟晴邨食水含鉛事件的起因,詳細研究整個供水鏈找出含鉛源頭,並提出建議防止同類事故發生。不過,小組未開始工作,《壹錘定音》已經總結了最少四個可能造成鉛水問題的工程及工序:
1) 不合格水龍頭
食水含鉛事件由民主黨公布化驗結果而揭發,負責跟進化驗的民主黨立法會議員黃碧雲直認過程有幸運成份,而其實早在民主黨化驗啟晴邨食水前,原來已有人做「深喉」,以匿名方式向另一泛民政黨民協寄上「告密信」,提供線索指啟晴邨的水龍頭有問題,結果民協化驗後,就發現不單流水量不合房署工程要求,且金屬成份含量亦不合標準,部分重金屬含量超標。
不合格的水龍頭是否就是食水含鉛真兇,暫時不得而知,但就算兩者沒有關係,當局亦不能置居民健康不顧,及要求他們自行更換有問題的水龍頭,故此,房署既然未來將為啟晴邨居民大範圍更換水喉,相信屆時也要同時更換水龍頭吧!
2) 接駁燒焊位
另一個被揭發有問題的工序是水喉的接駁燒焊,政府早前罕有地公開負責工程的持牌水喉匠林德深之全名,同時又公布驗出有兩個水喉接駁位,焊接物料含鉛,有違法例要求,令外界把矛頭指向林德深。然而,經由該兩處流出的食水,含鉛量卻沒有超標,故水喉接駁位未必是含鉛源頭。惟令人意外是,建屋過程中,工人應在房署的監管下進行工程,但卻可以用上不合格的含鉛焊料施工,讓外界憂慮是否有其他劣質工序已經瞞天過海。
3) 預製組件
負責工程的持牌水喉匠林德深被公開身份後,不滿地公開指自己「食咗死貓」,同時反指認為事件原因,是啟晴邨利用在內地預製的廚房及廁所組件興建,當中包含的喉管質量有問題所致。房署昨日在記者會上,就表示不清楚7個驗出食水含鉛的樣本所屬單位,是否有用預製組件。由於內地近年曾揭發過有含鉛的黑心銅喉,誰能保證這些黑心銅喉不會跟預製組件流入香港?
4) 喉管問題
《壹錘定音》問過香港教育學院科學與環境學系助理教授曾耀輝,就解釋其實銅喉出事機會一樣高,「喉管接觸位多好多,佢一開,周圍都係,(水含鉛)機會咪大好多囉,你成條水管成晚咁樣慢慢滲,咁係咪相對地會高過淨係接駁位滲出嚟個位」。
事實上,啟晴邨的問題又豈止如此?昨天在記者會上,就公布原來啟晴邨在今年5月,有一名長者居民感染了退伍軍人症,衛生署於他的單位及同座另外兩個出水位都找到病菌;翻查兩年前入伙時的資料,當時也有很多甩漏,包括水喉位滲漏、熱水爐位生銹、未能接收電視訊號、廁所門不能關上及遲入伙等,似乎這個標榜環保的公屋,不過是個大型豆腐渣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