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公屋鉛水恐慌蔓延,負責工程的水喉匠林德深將食水含鉛問題歸咎於內地製造的預製組件。政府首度承認啟晴邨有使用附設水喉的內地預製浴室及廚房組件建屋,下午強調只有小部份單位使用,惟房屋署拒絕透露實際單位數目,至晚上九時四十分才發新聞稿披露,邨內有一半浴室單位的喉管在內地安裝,而7個超標水辦中,其中一個來至廚房,該預製件的喉管是在內地安裝。
近年建築成本上漲,不少承接房委會公屋及居屋地盤的承建商都會採用預製組件,節省成本。《蘋果》翻查負責啟晴邨工程的中國建築集團期刊發現,啟晴邨使用的廚房或廁所預製組件超過6,200件,全部由中建旗下「深圳海龍建築製品有限公司」的深圳廠房製造。
期刊顯示,廠房完成生產並獲房屋署批准後,地盤將防水、瓷磚、部份油漆、潔具、廚房設備、水電安裝等全部裝修工作在預製廠房完成,再將成品運至地盤安裝。
另一中建承建的沙田水泉澳邨工程,期刊披露,該工程採用近6萬件預製組件,包括4,300多個由內地預製廠房生產的預製廁所,再運到香港安裝。
半數浴室單位喉管內地安裝
政府未來10年要興建29萬個公屋及居屋單位,有業界人士透露,政府為採用預製組件建屋,建築成本比傳統便宜兩至三成,建屋進度快9至12個月。他又稱,由於公營房屋設計「一式一樣」,預製組件可大量生產,現時房委會興建的公共屋邨,均採用預製組件為構件,包括外牆及樓梯等。
政府昨舉行的跨部門記者會上,官員被多番追問,公屋食水含鉛量超標,是否與使用內地預製廚房及廁所組件,但當局監管不力所致。房屋署署長應耀康首度承認,啟晴邨有使用附設水喉的內地預製浴室及廚房組件建屋,但強調只有少部份單位使用,而全港更只有啟晴邨為首個試點,其他屋邨並沒有使用。他又反駁指控,強調房署有做品質檢測。
應耀康稱,品質檢測其中一項,是要求承建商拿出證書,證明物料達標。被問到為何只在啟晴邨試驗「附設水喉的預製組件」,其後又不在其他屋邨使用,應推說近日事忙,「我冇睇過啲文件,答唔到」。
■記者譚靜雯、林偉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