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針無監管 議員促強制註冊

電針無監管 議員促強制註冊

【本報訊】今次出事的電療針灸(電針療法),原理是用儀器把電流駁到針灸針上,透過正負極對流,刺激患處及治療痛症等。雖然這屬正常中醫療法,但本港法例對電針電流大小並無監管,醫學界對電針是否適合嚴重糖尿病或心臟病人亦有保留。
心臟科專科醫生何鴻光指出,當電流通過人體時有可能令病人心律不整,使體內血塊流進腦部造成腦梗塞引至中風。立法會議員郭家麒促請當局盡快立法規管醫療儀器使用及強制註冊。
今次是一個月內第二宗與「電療」儀器有關的事件,衞生署回應時稱正着手委聘外界顧問,研究是否就一些高風險醫療儀器、特別是可釋放能量的儀器的使用進行管制。自2013年至今,中醫藥管理委員會曾接獲12宗與針灸(包括電針療法)有關的投訴,但當中沒涉及死亡個案。
中醫師李甯漢表示,從中醫角度糖尿病人也可以進行針灸,不過,嚴重糖尿病有可能引致中風或其他心臟疾病,故中醫施針前,需向病人了解其病情是否穩定才施針。

西醫治療時須駁心電圖

心臟科專科醫生何鴻光表示,不評論電針療法的效用,但他指西醫使用電子儀器治療時,需先徵詢病人意願,在治療期間更要為病人接駁心電圖觀察心跳反應,一旦出現問題,必須有後備應對方法。
今次個案中,有中醫師疑憑事主的瞳孔沒有放大而斷定他沒有生命危險,何鴻光質疑若單憑此作斷定並不足夠,因病人當時確感到頭暈及作嘔,若延遲數小時才送院施救,有可能會引致中風。
■記者張珮琪、莫家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