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飲食籽】不朽的甜 一碌蔗

【飲食籽】不朽的甜 一碌蔗

【飲食籽:相機食先】
有些味道,不知從何時開始,被時間遺下了。例如蔗。在物資不豐裕的年代,蔗那澎湃的甜味,是大眾的糖果。爸爸媽媽那些年,去蔗汁舖看電視喝蔗汁拍拖,越喝越甜蜜。我還是小孩子的時候,荔園、戲院前都有賣蔗的小販,晾衫竹似的一大根,當棍舞一輪之後扯去皮,大口咬咬咬,口水蔗汁混在一起,滿嘴都是甜。待嚼得索然無味了,才豪氣地把蔗渣「呸」一聲地吐出,是非常過癮的飲食經驗。只是蔗的味道,在城市中已不多見了。

碩果僅存 本地蔗農場

蔗曾經是新界農民的重要產業,種出來的蔗會用來生產蔗糖。但如今在新界,很多農夫只是隨意地種種蔗,而且大多種來自用,黃如榮算是種得較多,足足有兩排百多株的蔗。
黃如榮種的是竹蔗。常見的蔗其實分有三種,黑皮蔗就是從前用來當零嘴的那種;甘蔗主要用來榨汁,竹蔗則有藥效,跟茅根、紅蘿蔔、馬蹄一起煲,有清熱解毒的好處,較多人會買,算是能保障收入的農產品。相反黑皮蔗、甘蔗這些純粹為口腹之欲的蔗種,收入不穩定,黃如榮就不種了。說來亦是,黑皮蔗吃起來又扯又咬又吐,怪不雅的,再好吃,又有多少人會買來咬這一碌蔗?
蔗一般種在田邊,「因為蔗會長得很高,而且很多旁枝,放在田中央會阻礙了其他農作物的生長,所以都種在田邊,作為田的圍欄。」黃如榮解釋。種蔗不難。它們都很粗生,不必怎麼打理,倒是收成的時候要花點氣力,先撕開表面𠝹手的葉,然後用大刀把蔗斬斷,再砍去頂部,只保留近根部最甜的四、五呎部份。為方便運送,還要花氣力像砍豬骨一樣砍成一段段,扎好拿去賣。好多的功夫,好大的力氣,才賣得$35一斤。這碌蔗,原是苦盡甘來。

蔗是粗生的農作物,一般種在較旱的土地也沒問題,很易打理。

蔗生長得很快,一個月便可以長一兩節、有八至九呎高。

蔗葉很鋒利,一不小心便會割傷手,所以要把葉筴削去。

竹蔗斬成一段段,方便運送和販賣。

歐羅農場
元朗錦田大江埔村

最後的蔗汁 70年老招牌

公利蔗汁,是全港僅存的唯一一間蔗汁老店。老招牌、階磚地、綠色玻璃窗、榨汁機,見證過香港蔗汁店的輝煌一頁。公利由林氏創業於1948年,開在戰前唐樓之內。林氏本身是種蔗的農民,店內掛了一篇由他寫的書法,詳述種蔗心得和喝蔗汁的好處。文中說到種蔗最好用花生麩,蔗會脆而甜;用糞來堆肥的,會甜而濁;用魚骨蜆蟹堆肥的,會蔗頭甜蔗尾鹹。
他最初開店,是因為一家人喝蔗汁後都健康少病痛,於是開店利己及人。現在公利傳至第三代的崔生崔太手上,還是本着同一樣的心。店內主打是蔗汁和蔗水。前者是完全鮮榨的蔗汁,碧綠如湖水;後者是加入了茅根、陳皮、羅漢果一起煲的。兩者所用的蔗汁均事先蒸過,比較不寒涼,腸胃差的人亦能飲用。另外,兩者都沒有額外加糖,喝到的甜味完完全全是大自然送給我們的鮮甜。
蔗汁甜入心脾,不會讓人覺得膩和封喉,反而清清爽爽;蔗水的蔗味沒那麼重,甜味少一點,多了份陳皮和羅漢果的甘。公利的熟客都懂得兩溝喝法,蔗汁、蔗水各點一杯,先喝半杯蔗汁,再加進半杯蔗水一起喝,最後喝餘下的半杯蔗水,喝罷,通體舒暢!

蔗汁$11(左)、蔗水$9(右)。蔗汁特別甜和有蔗的香氣,但怕太甜的可以跟蔗水,蔗味少一點,喝下去很舒服。

崔氏一家守着公利幾十年,難得連兩個年輕的兒子都肯接手。

榨汁機由開店用到現在,來回榨十次八次,蔗汁全被榨乾出來。

開店時寫的種蔗經驗談,保留至今。

公利蔗汁
中環蘇豪荷李活道60號地下

新式飲法 醉在蔗汁中

除了傳統的蔗汁,亦有人把蔗汁變成cocktail,讓蔗汁也可以chic起來。在Viet Kitchen,他們的招牌cocktail正是蔗汁冧酒特飲。總廚Peter說,越南也是盛產蔗的地方,他們會把蔗當小吃、在街頭賣蔗汁,還有名菜蔗蝦也是用蔗來做!當他想為自己的餐廳設計一杯signature drink時,他第一時間想到用蔗。把新鮮的蔗汁,加上青茅、檸檬葉,還加些青檸的酸來突出蔗的甜味,最特別是加入了冧酒。「一來把蔗汁變成一種連大人都喜歡的有酒精cocktail,二來冧酒也是由蔗糖釀造出來的,一整杯完全是蔗的味道。」
Cocktail喝來酸酸甜甜,帶丁點酒的香氣,非常好喝。每日happy hour時點喝雞尾酒,還會得到chef Peter預備的越式小吃,有時是焦糖雞翼,有時是改良版的越式三文治,可以感受一下港式以外的越式蔗汁風情。

焦糖雞翼,是另一款happy hour奉送的小吃,又脆又甜,惹味香口。

越式熟食拼盤,隨機於happy hour奉送。

Viet Signature Cocktail $98,以冧酒、蔗汁、青檸、香茅混合而成,非常清新。

越裔大廚Peter把常喝的蔗汁變成cocktail。

Viet Kitchen
中環干諾道中41號盈置大廈地下G04及G06號舖

記者:陳詠敏
攝影:林柏鈞、許先煜、伍慶泉、鄧鴻欣
編輯:李寶筠
美術:孔文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