執筆,傳來《新報》停刊消息,不勝欷歔。
屈指試數,入行三十九年,倒下了幾多份報紙?原來已經數不清,算不盡。然後想的是,下一個倒下,會是誰?
剪不斷,理還亂。人在台灣,回歸台灣吧!
上周,走了一個蓮花,來了一個燦鴻。雷聲大雨點小,全台沒有甚麼災情,但台北市民照樣得到一天假期,人們叫好之聲,此起彼落。只有宜蘭縣政府,宣佈照樣上班照樣上課,結果被罵得狗血淋頭,可以想像:「台北的人是人,我們宜蘭的人不是人?」「縣長,你下屆到底還要不要選呀?」
縣長的回答也算經典:「我下屆不選了,因為不能三屆連任。」他說,風雨強度顯而易見,未到放假級別,不明白為甚麼要宣佈放颱風假。
其實縣長明白心知肚明只是不好拆穿,選舉考量嘛!試想,某縣市長不宣佈停班停課,結果因颱風而有重大傷亡,下屆還選甚麼鬼!
八仙樂園塵爆慘劇,話題依舊熱門。五百幾人同時重傷,人們的確不易忘記。
行政院長毛治國有一天,去探望傷患(政治人物必然行為)後,忽然宣佈所有五百多名死傷者,如果家屬是公務員,可獲二十天有薪假,以便他們照顧燒傷家人。
問題來了!
不討論是否亂用納稅人的錢,此法對非公務員家屬公平嗎?
當然不公平。但院長一言既出,駟馬難追。在其他縣市長配合下,非公務員傷者家屬,照樣可以有二十天假期,他們公司因此的損失就由捐助八仙傷患慈善基金負擔。
行政院長特別悲天憫人?縣市長特別宅心仁厚?想必也是。但你沒有一刻鐘,懷疑又是選票考量?
台灣總統及立法委員選舉,明年一月十六日舉行。對老百姓來說還遙遠。對有意參選的人,已是迫在眉睫。
後記
《新報》行政總裁顧堯坤,以前香港《蘋果》創刊老拍檔了 。見他一面愁容,想說:「Peter,不一定是你及《新報》同事做得不好,而是時代的巨輪使然。」
《蘋果》同仁,《新報》停刊,一個警訊,同時也是奮鬥的號角,兔死狐悲,物傷其類,難免。卻也不用愁眉苦臉,楚囚對泣。前面就有網絡,掌上就有手機,可供新聞發揮及盈利。攜手同行,《蘋果》紙媒及數位,必能屹立。
唔係亂咁吹水㗎!管理層開過會,結論是香港及台灣《蘋果日報》紙媒,對當地社會各有深層意義!必不可拋,必不可棄!
葉一堅
mailto:[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