滙豐無意增持交行免增資本壓力盼混改不會攤薄權益

滙豐無意增持交行
免增資本壓力
盼混改不會攤薄權益

【本報訊】交通銀行(3328)成為首間獲准試點推行混合所有制改革方案(簡稱「混改制」)的內銀,早前內媒引述該行高層謂,經審批程序後,滙豐控股(005)旗下滙豐銀行,所持的交行股權比例或可突破20%。不過,消息透露,滙豐無意提升目前對交行持股水平,雙方迄今並無就此討論接觸,但滙豐亦不希望本身權益因混改啟動被攤薄。

記者:劉美儀

證券界認為,交行或採取3年前,向指定股東配售新股形式(定向配售),引入新投資者並維持舊股東權益不變,混改對象是引入民企資本而非外資股東,加上法規所限,滙豐「極不可能增持交行」。鑑於交行仍保持國有的地位,預料新股東所佔股權有限。

瑞穗料交行引入網企

對於是否無意增持交行,滙豐發言人則不予評論。而交行發言人回應稱,會根據混改方案,就各個領域進行探索,並且按照相關法律規定進行。滙豐現為交行的第2大股東。
截至去年底,滙豐銀行實益持有交行總股本18.7%,財政部持有26.53%。交行2005年在港H股上市,招股書曾列出,在監管批准下,滙豐可於2008年8月起4年內(已屆滿),透過認購交行新股,將持股量增至最多40%。
交行啟動混改制,但據悉,滙豐無意增持該行權益,面對巴三資本規定,持有金融機構非控股性股權投資,須作資本扣減,意味若再增持,將加重滙控核心資本壓力;加上內地股市近期由救市引發股災,情況雖見喘定,但投資風險要審慎評估。

交行曾指或可揸逾20%

瑞穗證券亞洲銀行研究部執行董事安彤善認為,滙控要應對英國監管機構要求的資本重擔,集團「極不可能增持交行」,加上目前中銀監規定,外資行持單一內銀股權上限為兩成,他覺得有關規定,短期內不會更改或特批。他估計,互聯網巨頭是交行潛在引入對象,該行亦會考慮僱員認購股份計劃。
另外,金英證券(香港)亞太區銀行及金融研究首席分析師陳昔典表示,混改制方案原意,是讓國有銀行引入民間資本,非外資股東。因交行仍維持國有地位,新引入的股東可能合計只佔股權約10至15%。
他預期,交行或會參照2012年初,向7名舊股東及3名獨立新股東,以配售新股方式引入民企資本,觀乎交行與滙豐合作關係良好,前者股權可望不致被攤薄。
給合《21世紀經濟報道》及《第一財經》早前引述,交行董事長牛錫明上月底在股東大會談及混改制,謂經過審批程序後,滙豐所持交行股權或可突破20%,未來將加強兩行全球合作研究,包括股權比例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