律師:乘客遇意外難獲賠

律師:乘客遇意外難獲賠

【本報訊】不少Call車Apps也利用法律漏洞,如車費經信用卡支付、以會員制度包裝商業模式,但有律師提醒,一旦發生意外,乘客的保險隨時「凍過水」,籲政府盡快立法規管,整頓出租車服務行業。

的士業界在Call車Apps夾擊下,生意較前難做。楊柏賢攝

促檢討的士發牌制度

律師黃國桐認為,不少Call車Apps確實不合法,其中乘客最大的風險在於保險問題,一旦發生人身意外或者交通意外,乘客最終未必能獲發賠償。
不過,他坦言Call車Apps的興起,反映消費者對此有需求,認為的士司機態度不友善,主要因為的士牌市價過高,令他們「嘆住做」,故認為政府有必要檢討發放的士牌、出租車牌等問題,藉以令行業良性發展。
有專車司機表示,知道以信用卡支付的Call車Apps屬違法,只是執法一方舉證較困難,但不少人平衡利害後也會選擇以身犯險。他又指,Uber已培訓司機如何「避法」,首先是避免現金交易,其次是強調只為會員提供服務,又引述Uber稱會向「陷困」的司機提供法律援助。
今次一號專車強調與車行合作,雖估計該車行持有一定數量「私家服務(豪華房車)出租汽車許可證」,但本港政府發出的許可證僅200個,料始終難以應付乘客的龐大需求。
■記者馮健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