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健籽:趣味科普】
世界很不公平,這個是事實。既然人們也會因為某人的種族而歧視他,那麼我們因為那人所屬的族群而有成見偏見就不奇怪。
認識一位俊俏黑人美男子,他總喜歡中華民族女子,以前娶了黃皮膚的太太,後來離婚,現在又看中了我的朋友,要來香港打她的主意。本來跨族聯姻沒有甚麼問題,都只是近日筆戰熱議的所謂典型stereotypes在作祟,既然我們都以AV性女為聖女,又怎麼能阻止「洋腸」以Lucy Liu來看待中華民族的女兒了?
雖說跨族交往是大同社會的表現,應該是文明的,然而如果人人都像這位黑人美男子朋友般,都不願娶黑人女子為妻,她們怎麼辦?這並不是危言聳聽,上月《華盛頓郵報》資深女記者Beth Marlowe撰文指出黑人女性在交往的市場中是弱勢,還透露自己作為一位白人,早年結交黑人男生時,黑人姐妹們都埋怨說,優質男都貨源少。還道坐牢的黑人男子高於白人六倍,而受過高等教育的黑人女子也比白人多,所以說Beth等把剩下來好的都給白人女子搶了去。Beth自問美貌智慧通通輸給他的黑人姐妹,但偏偏她的膚色不幸地成為了她受黑人歡迎的原因。
白人女子好搶手
據約會網OkCupid去年的調查顯示,白種人、亞裔和拉美裔的男性對白人女性的評分都平均高出3至6%,相反,對這些男士來說,黑人女性的評分竟比平均低20%之多,說明白人女士的膚色,成為她們在跨族交往中的優勢。
當然評價是一回事,真正交往的行為又是另一回事。有觀察指在美國高等學府如史丹福大學,學生年輕有學識又遠離父母監視,本應思想進步更開放。口裏或許會說自由戀愛不分膚色,但真正跨族裔去談戀愛嘛,還是停留在想的多做的少。去問他們最近約會經歷,會發現他們還是傾向在自己族群裏找對象,當中以黑人為甚。他們都會挑同膚色人交往,比其他族群高三倍。就算是不同族裔族群的大學生,他們也偏向跟自己的族群的人交往。
不過有證據指出,他們或許不是不為,而是不能也。加州大學聖地亞哥分校社會學教授Kevin Lewis曾經分析過OkCupid上的交友資訊紀錄,發現用戶一般鮮會主動發訊給其他種族或族裔的朋友,處於較被動的位置而不敢冒險,怕人家不感興趣,覺得怎麼想跟人家結交也是徒然,但一旦收到對方的訊息,反而會有發展的衝動。
當然一旦回到現實世界,很多族群的偏見就會出現。剛才不是說,好的黑人男性渴市嗎?不是都給Beth都搶走了嗎?答案或許要在另一些調查裏找到,幾年前有交友網的數字同時顯示,盡管白人女士受各族裔歡迎程度高,但她們卻清一色只喜歡跟白人男生聯絡,說不定吃了閉門羹的黑人還是覺得要找黑人女孩一起,比較穩妥,情場最後就是一場博奕遊戲。數字亦證實了黑人女士在其他族群人中也不怎麼受歡迎。
女同志較開明
不過有趣的是族群偏見,會因同性戀或異性戀而有不同。綜合近年網上情緣的研究,發現在白人當中女性異性戀者,和男同志都不太可能跟其他種族的人交往,反而男性異性戀者和女同志。卻剛好相反都接受跨族戀愛 不分文化和膚色,當中尤以女同志特別開明。
對中東、拉美、黑人、白人等約九個族群的求偶訊息平均回應,跟異性戀的白人女性,清一色只喜歡跟白人交往形成強烈的對比,表示族群的偏見較低。箇中原因可堪玩味,仍有待進一步調查,他們過不了多久也會打回原形,只跟自己族群戀愛,所以結論是戀愛還是分膚色,美國社會學家倫德奎斯特分析了美國20個城市中,100萬名網絡交友人士數據後,得出的結果原來都是,物以類聚人以群分,少數族裔等族群的第一本能,仍舊是跟他們相似的人交往。當然反過來說,跨族交往,也不能硬說是進步,例如老外在灣仔或是維園跟菲律賓女子一起等司空見慣的場面,只見到洋腸獵艷,說不得有多開明。
參考資料:
"Is Love(Color)Blind? The Economy of Race among White Gay & Straight Daters" Social Forces (2015).
"Mate Selection in Cyberspace: The Intersection of Race, Gender, and Education" 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 119(1): 183–215. (2013)
"The Limits of Racial Prejudice" Proc Natl Acad Sci USA. 2013 Nov 19; 110(47): 18814–18819.
"How Your Race Affects The Messages You Get" Dating Research from OkCupid, October 5th, 2009
記者:陳以恒
編輯:黃仲兒
美術:楊永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