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畀阿謙:勿忘初衷 - 伍家謙

交畀阿謙:勿忘初衷 - 伍家謙

年份於體育傳媒工作者,如手錶上的時間刻度,工作晨昏顛倒而不知時日,體育大事之年月倒不會記錯。總之,單數年例必應付全運、東亞運和世大運;雙數年份更精采,有奧運、歐國盃、世界盃、冬奧及亞運。前兩者及後三者分別於同年舉行 (2018年的印尼亞運後,亞洲運動會將改於單數年舉行),名副其實,好事成「雙」,忙到飛起。恩師伍晃榮說過,體育傳媒這行業,要嘛不做,做的話就起碼待個四年;因無論你於何年入行,四年時間,足夠涵蓋所有大事,這樣才算「滿師」。
歲月如白駒過隙,1,460天,或許不會確切地感受到它的長短,只覺過得太快。用事件量度時間,這四年間,體壇發生過甚麼事?48個月前,拜恩的阿基里斯腱還未撕裂、勒邦占士仍穿着熱火球衣、費格遜依舊是奧脫福統帥、李慧詩大概還在備戰倫奧;四年之間,李娜和劉翔都退下來了、勇士成NBA新王者、謝拉特離開了晏菲路、港甲已易名港超……不知不覺間,原來發生過這麼多;好的很多,壞事也不少;幾個起落,體壇與社會的面貌,都變得天翻地覆。
想到這裏,也不禁問問自己:我呢?身邊的人、事、物變了幾多?自己又變成了一個怎樣的人?還有沒有堅持當天堅信的價值?
生活中,總有些東西提醒你時間的流逝。對我而言,一些具期限的證件,如護照、車牌等到期更換時,總會有那種:「啊,原來過了這麼多年」的感覺,也會想想那年的自己,和那段期間發生過的事;閱報得知香港代表團於世大運取得獎牌,除了想說句恭喜,也令我想起四年前在電視台為深圳世大運忙得團團轉的情況;四年間的往事湧上心頭,有點欷歔。想說的是,即使面對抉擇,切記勿忘初衷,想一想當天的那個自己吧。
伍家謙
多媒體工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