驗「血常規」(Complete blood picture),若發現血紅素水平下降,可確診貧血。血常規一般同時顯示「紅血球平均體積」(Mean cell volume,MCV),反映紅血球大小,MCV下降,即紅血球體積縮小,常見病因有地中海貧血症(Thalassaemia syndrome)及缺鐵性貧血(Iron deficiency)。接近一成香港人遺傳輕型地中海貧血,令MCV下降,他們大多只有輕微貧血,一般沒有病徵。
缺鐵性貧血的主要病因是失血,女性經血過量,易患缺鐵性貧血,另外還有痔瘡、消化性潰瘍、胃癌和大腸癌等,皆引致大便有血,可大可小。
食物含鐵量一般不高,腸胃吸收鐵質能力亦不強,失血後易生缺鐵性貧血。食物所含鐵質大多是「三價鐵」(Ferric salts),不利腸胃吸收,胃酸含鹽酸(Hydrochloric acid),可把「三價鐵」轉化成「二價鐵」(Ferrous salts),有利小腸吸收鐵質。
60歲的志明15年前不幸患上胃癌,接受了全胃切除手術,癌症一直沒有復發迹象,相信經已痊癒,可喜可賀。志明最近驗身發現貧血,最後確診缺鐵性貧血。進一步檢查顯示志明腸胃沒有出血迹象,亦沒有癌蹤。志明沒有了胃,引致缺乏胃酸,食物內的鐵質因而難以吸收,導致缺鐵性貧血,必須每日服用鐵補充劑。
胃黏膜(Gastric mucosa) 有壁細胞(Parietal cells),分泌特殊「醣蛋白」(Glycoprotein)名「內因子」(Intrinsic factor),助小腸末端(Terminal ileum)吸收維生素B12。志明曾接受全胃切除手術,因而缺乏內因子,驗血發現他同時缺少維生素B12,令貧血加劇,除服用鐵丸之外,志明還需定期接受維生素B12注射。
研究顯示茶可影響腸胃吸收食物中鐵質,特別是植物的鐵質(Nonheme iron),茶含丹寧酸,與食物中的鐵結合,令鐵質難以吸收,腸胃所能吸收的鐵減半,繼而引致缺鐵性貧血。在茶中加入檸檬,含大量丙種維他命,可減少影響。咖啡亦有類似問題,但影響較輕微。
黃伯年近70,每天無茶不歡,最近發現患有貧血,最後確診缺鐵性貧血。黃伯每日大量飲茶,影響腸胃吸收鐵質,易生貧血,但仍需小心,必須詳細檢查他的上下消化道,察看是否有腸胃出血現象。
梁憲孫
養和醫院副院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