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筆思議】風人院:作者之路 - 杜如風

【七筆思議】
風人院:作者之路 - 杜如風

從細到大,都看着家父每天由晨早天未光便坐在書枱前不斷寫不斷寫,寫到要上班。下班後又繼續寫繼續寫,一個人能駕馭十幾個專欄,對我來說簡直是妙想天開的事,只覺當時的爸爸很厲害、很有魄力兼且非常辛苦!前車可鑑,在我每天看着爸爸由早寫到晚,又由晚寫到早,如此艱巨的工作,需要無比毅力才能完成,從那刻開始,我便決定不會繼承爸爸衣鉢,寫寫寫,寫得咁辛苦做乜?

決心與筆絕緣

於是小妹在童年時,已經下定決心,大個後,與筆絕緣,為了不用工作,我在大學讀完一科又一科,最後還考了一個獎學金到東京留學,目的只有一個,我唔想咁快投入社會工作,玩得幾耐就幾耐!
可是,醒目的家父一早知道我這個玩世不恭的計劃,當我在日本風流快活時,他已經為我在港找了一份悶到飛天的日文繙譯工作。天啊!做繙譯,要揸筆,第一份工就要揸筆了!捱了大半年,好,轉工:做編劇學徒……又係要揸筆的!再轉:旅遊節目資料撰稿,都是要揸筆的,不過寫少啲!最後:當了旅遊節目主持,終於不用揸筆了。哼!怎料當年two men crew拍的《流行東京》頗受觀眾歡迎,大家不停又不停問地址,再不停逼我推出旅遊書!

為了出書,我們專程回東京將我們的精選推介都重吃一遍,寫自己第一本著作。

當年的《流行東京》頗受觀眾歡迎,大家又不停問地址,再逼我推出旅遊書。

一晚三十篇稿

當時的拍攝只得我跟導演二個人日趕夜趕,拍完就走,所以資料跟相片都不齊,於是為了出書,我們專程回東京一遍,將我們的精選推介都重吃一遍,拍了很多照片、拿了很多卡片,準備寫自己第一本著作!(結果還是揸番住支筆!)
寫書很痛苦,相當痛苦,特別對於一些患有天生過度活躍症的人,我總是坐不定,集中不了精神,寫兩篇,便開電視看看,寫三篇,又打電話給好友吹吹水,結果慢條斯理地寫到六月尾,仍只是寫得一半,編輯對我說:「對唔住呀Helen,我諗以𠵱家咁嘅進度,書展應該出唔切書啦,有啲可惜,不過都可以留番書展後先出嘅。」「咁就冇意思啦!我試吓寫快啲,有機會趕到嘅!」
於是那個晚上,我買了三罐紅牛,四支可樂,開工!一寫寫了十四個小時,非常集中地寫,差點連洗手間都忘記去,一囗氣寫了三個chapters,共三十多篇稿!「嘩!如風,你果然是如風!一晚K.O.三個chapters,今次書展出書有望啦!」終於我推出了個人首本著作:《風行東京》。

早前為新書封面揀相,幸好有攝影團隊幫忙。

為新書做校對,成二百幾頁!

繼承老竇衣鉢

由於首本著作銷量不錯,於是……我要寫下去。之後,自己的專欄亦多了,每天揸住支筆的機會便越來越多,連自己也覺得相當匪夷所思!最高興的一定是爸爸:「個女簡直就係我嘅『翻版』啦,我行船佢坐飛機周遊列國,然後還肯坐定定寫書寫專欄,還接手我的一份專欄來寫,我真係老懷安慰囉!」終於繼承老竇衣鉢啦!
結果,小妹今年書展將要推出第八本著作了,在整理篇章的過程中,發覺近兩年的稿件中,寫的多是情,有自己或朋友的愛情觀或經歷,有對事物的感受和評價,有各階段的回憶和回味,一邊整理,一邊思潮起伏,大概年紀不少了,有可寫的資料,也有可抒發的情,所以有點喜悅!終於是一個有血有肉的作者了。

風人院

撰文:杜如風

旅遊節目:《流行東京1,2》阿四,《風行全世界1-5》幕後黑手,《流行首爾》 眾矢之的。著作:《風行系列1-7》

本欄逢周日刊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