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市大動盪,股民秒秒觸目驚心,但大上大落不單止股價,原來情緒起伏大如過山車,都可誘發抑鬱症及焦慮症。精神科專科醫生李德誠建議情緒失控要先冷靜,如避開恐慌人群、離開銀行;有充足睡眠及減壓;避免狂飲咖啡或煙酒,可紓緩緊張,有助理性做投資決定。長期失眠、缺乏安全感及情緒病患者都不宜沉迷玩股票。
記者:梁麗兒
李德誠表示,大部分人面對股票蝕錢都會表現不開心、緊張、焦慮甚至憤怒及迷惘。但也有人「唔認自己輸咗」,扮作無事,但內心壓抑負面情緒,會有失眠、頭痛、精神不集中等症狀,影響日常生活及工作。過往每遇到經濟轉差,如金融海嘯、雷曼事件等,都會有8至10人因投資失利引致抑鬱症或焦慮症求診。
曾有中年婦人因炒外匯孖展蝕掉數十萬元「棺材本」,表面若無其事,但女兒發現其母長期「唔開心」、精神不集中、記性差,後期因無胃口進食致消瘦10磅。最後帶往求診,才證實有焦慮症。
李醫生指出,有三種人不宜玩股票,包括長期失眠人士因「多嘢諗」、容易緊張及敏感,股票少少上落也會觸發緊張情緒,加劇失眠。另外,缺乏安全感人士較驚青及容易焦慮,「仔女夜啲返屋企都驚到瞓唔著」,也不宜涉獵股場。曾經或現患情緒病人士,容易受股場波動影響,導致情緒不穩,同樣不建議玩股票。
股場動盪令情緒上落如過山車,李醫生建議股民三大招應對,第一要有情緒探熱針,當出現手震、心跳快及大力透氣等情緒失控症狀,要先冷靜,如暫時離開股票行,外出散步或飲嘢,避免受股民恐慌影響情緒。最好找一位EQ較高的朋友傾偈,聆聽對方意見。
不少股民陷入「要止蝕定再守」困局,「諗爆頭」甚至失眠。李醫生指睡眠不足會令人忟憎暴躁,影響集中力及判斷力,令投資決定隨時越做越錯。故第二招要保持充足睡眠,睡前兩小時停止留意財經消息或諗股票的事情,可聽柔和音樂或冥想放鬆身心。
第三招要每日有減壓時間,為情緒降溫,如跑步出一身汗、與家人散步也可,廣大股民不妨試試。
【股市急跌可引起的情緒症狀】
。手震
。心跳加快
。仿如「抖唔到氣」或要大力吸氣
。胃脹
。尿頻或肚瀉
。頭暈、頭痛
【應對股市大上大落的錦囊】
。充足睡眠可提高專注力及判斷力,有助進行投資決定
。避免思想鑽牛角尖,與朋友傾計和分享
。情緒失控時,離開銀行出去「行個一圈」或去「飲嘢」冷靜情緒
。減少機不離手,避免全日狂睇財經新聞,增加緊張焦慮
。睡前聽柔和音樂、冥想,幫助入睡
。每日都有減壓時間,如做運動、與家人散步或睇戲
。避免飲太多咖啡、濃茶及吸煙,加劇緊張情緒
資料來源:精神科專科醫生李德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