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識何謂牛熊證賺蝕眨眼間

認識何謂牛熊證
賺蝕眨眼間

港股本周三股災日,大市一度跌超過2,000點,全日有破紀錄的449隻牛證被強制收回(打靶),當中有216隻為恒指牛證。有陰謀論指,有心人大幅推低指數,將所有牛證(打靶),大市才會上升,這個論調原理在哪?

牛熊證主要由投資銀行發行,牛證是睇好,熊證為睇淡。以恒指牛熊證為例,當恒指愈接近牛證的行使價,其槓桿比率便愈高,即「倍大」的回報率愈高;當相關資產現價距離牛證行使價愈遠時,其槓桿比率會逐漸減少,即「倍大」的回報率會愈低。

牛熊證設有強制收回機制,相關資產價格觸及牛熊證之收回價時,牛熊證便會被收回。舉例指,若恒指現價是24329點,如買入收回價23329點的牛證,只要恒指跌1000點到達收回價,該牛證就會收靶,投資者無須補倉,損失上限為最初投入購買牛熊證的資金。如果恒指一直上升,距收回價越來越遠,理論上,該牛證價格亦越升越高,回報亦越大。

例如前天最貼價的一隻牛證(67683,收回價22828點),隨大市反彈,前天股價急升117%,槓桿比率超過13倍。收回價距離現價越遠,打靶機會越低,槓桿亦相對越細。

牛熊證的運作嚴如發行商「借期指倉」予散戶,散戶看好買牛證,發行商則在期指市場買入全數的期指作對沖,發行商計算價格時已考慮「借倉」的全期利息成本。

牛熊證收靶後,發行商便將期指倉拆倉,牛證穿了便沽期指,熊證穿了便買期指。街貨越多,發行商須對沖的期指越多。這某程度解釋,大市越跌、打靶牛證街貨越多,發行商在市場沽期指的張數也越大,令大市跌勢進一步加劇,反之亦然。

周三大量牛證死亡,發行商未及補貨,坊間可供買賣的牛證也買少見少,因此少了一個跌市誘因,無形中令周四大市反彈的幅度及速度也加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