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是彩色】自己的書自己賣 - 陳曉蕾

【綠是彩色】自己的書自己賣 - 陳曉蕾

當香港絕大部份書店都是由中資集團經營,這一本兒童繪本《香港遊》,今個星期在全港65間綠色用品店上架,而較早前在網上預訂,更創紀錄地在短短一周內賣出超過4,000本。

「書店集團控制着我們的閱讀,也就控制了我們的思想,我要走出一條新路。」親子讀書會「綠腳丫」負責人Kenny Or認真地說。

起初只是作為父母的想法:何不為香港的孩子製作一本繪本?「繪本」最簡單的定義是把所有文字蓋起來,單看圖畫也能感受到故事情節,需要看文字才懂的是圖畫書。香港有漫畫,有圖畫書,甚至有彈起的紙藝書,可是一直沒有以香港為主題的繪本。兩年前,Kenny接觸到台灣得獎繪本家孫心瑜,開始有合作的念頭。考察過香港兒童出版界的能力,Kenny決定和台灣出版社和編輯合作,同時出版台版、港版、英語版。香港版由「綠腳丫」代理銷售。

減省開支 降低營運成本

寫一本書、出版一本書,可能都比不上賣一本書困難。香港書籍市場一面倒地由集團壟斷,雨傘運動的圖文書籍的網購市場如一陣風,後繼無力,下周又輪到書展的割喉傾銷。而「綠腳丫」有的,是一年舉辦超過200場活動的動員能力,參與的家長如蜘蛛網般延伸全港。這是所有出版社和書店都會驚訝的銷量:六月中Kenny在網上宣佈預訂,第一晚已經突破1,000本,一星期內超過5,000本,堅持用最低成本的方法:免費的google表格填寫,訂戶要親自去銀行或櫃員機入錢,用入數紙確認,再透過WhatsApp和電郵聯絡。「像PayPal要收手續費,我們就不用了,盡量避開所有中間費用。」Kenny並且提供訂得越多越便宜,吸引大訂單:「我最大的一張訂單是500本,有一個時裝集團訂來送禮,還有98本、50本、好多好多都是十本一起訂,書可以不是一本本賣的。」
訂了書,如何確保收到錢?「我預了15%-20%甩底,最後也收到超過4,000本的書價,影響不大。」他原本訂3,000本,反應好再加印2,000本,由台灣編輯跟進在台灣的印刷廠,印起最快七日便可以運來香港。「綠腳丫」也有學校聯繫網絡,有別香港出版社落力向校方推銷,Kenny刻意跳出傳統模式,改為支持一些小組織,例如「草原地圖」這推廣在香港草地辦活動的文青組織,便成為訂戶取書的地點之一,每本收取一點費用。
「香港的兒童出版界一潭死水,制度淪為包袱。我沒野心去做出版社,但有心去改變。」他說支持的朋友都有相同的信念──香港要有自己的繪本:「要改變社區,已經沒有領導者,可是只要有人發起,之後就是眾人之事。」
台版的《香港遊》亦有機會在香港的書店和書展出售,這次「綠腳丫」賣港版,扣除成本估計會籌到15至20萬,全部用來推動本地繪本創作及出版。七月會送一些香港有心人去台灣受訓,十月請來台灣繪本大師邱承宗親自開班,Kenny更找來香港四代繪本編輯參與,由退休到入行十年的編輯都願意一起推動。
翻開《香港遊》,深受繪本感動:封面一個中國小女孩來香港玩,與封底的英國小男孩擦身而過,而幾乎每一頁,都有同一位香港人出現,大量的文化經濟社會隱喻,不着一字。看懂了,就會明白這本小書為何得到這樣大支持。

Profile:

資深記者,著作包括《剩食》、《有米》、《死在香港》等,相信垃圾都是放錯位置的資源。


編輯:黄仲兒
美術:孔文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