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為打擊水貨客問題,中央政府今年4月13日「暴力」收緊深圳居民一簽多行赴港簽注,改為一周一行。不過新政實施將近3個月,水貨客活動未見收斂,旅遊業先受其害。入境處資料顯示,持個人遊簽注訪港內地客人次連跌3個月,上月跌幅更達11.1%。旅遊業及零售業認為,一周一行不但無法有效針對水貨問題,更錯誤向內地人傳達香港不歡迎內地客的訊息,「搞出個大頭佛唔知點收科」。
記者:鄭啟源
根據入境處提供的4月13日至6月30日最新內地訪港旅客數字,整體內地旅客達922萬人次,按年微升2.7%;不過同期間,持個人遊簽注的自由行旅客,則按年跌6.9%。若按月比較,自由行旅客跌勢不斷加劇,6月錄得跌幅達11.1%,拖累該月整體內地客人次下跌1.8%。
入境旅行社協會名譽會長吳光偉指,一周一行與反內地客示威,向內地人傳遞香港不歡迎旅客的訊息,再加上港元匯價轉強等不利因素,導致現時困局,「有人記仇會記一世」。他說,難短期內扭轉內地客對香港的負面形象,憂負面影響未完全浮現,業界預料下半年內地客會持續下跌。
水貨客未收斂
訪港內地團數目跌勢也未止,旅遊業議會數字顯示,今年首5個月共5.2萬個內地團訪港,數字較去年同期跌16.2%;4月及5月旅行團數目,分別下跌16.3%及3.4%。入境旅遊接待協會主席梁耀霖表示,6月及7月初亦未見起色,內地團數目由去年每日300至400團,跌至今年200多團,跌幅逾20%。他分析,除匯率等外在因素,香港缺乏吸引景點,再加上一周一行實施,令旅遊氣氛欠佳,傷害旅遊業。
中央3個月前突然宣佈一周一行,形同近日「暴力」救市亂落藥,零售管理協會主席麥瑞琼指,自去年起,訪港內地旅客增長已放緩,促政府透過其他方法處理水貨客問題,根本不應急於改變一簽多行。一周一行政策實施,表面上只影響深圳居民,實際對全部內地城市造成情感影響,她形容一周一行是自亂陣腳,搞出大頭佛,「要問吓特首,內地客減兩成,達到咗佢意願,跟住點收科?」
北區水貨客關注組發言人梁金成表示,觀察水貨客活躍地區,一周一行未收打擊水貨客之效,近期更多了一批非水貨客的內地人來港購物,料是把握一簽多行尾班車掃貨。他認為匯率問題才是內地客棄港轉到其他國家旅遊的原因,不認為一周一行有實際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