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冇辦法」三個字,常掛在這對老夫婦嘴邊。丈夫楊伯行醫數十年,卻治不好患肺腺癌的護士妻子卿婆婆,只能無奈道:「點解偏偏選中佢?」68歲的卿婆婆去年病情惡化,癌細胞擴散至骨骼及腦部,醫生丈夫心痛地說:「佢唔舒服,等於我唔舒服。佢痛苦,我自己都唔會瞓得著。」現時她接受電療及化療,醫生早前則建議她接受第二代標靶藥重燃生機,可是貧病夫婦無力負擔每月1.6萬元藥費,卿婆婆盼獲援助,延續生命。
記者:張定明 攝影:麥超億
年輕時任職護士的卿婆婆,60年代在內地讀專科學校時認識丈夫,「我哋都係來自醫校,我係護士,佢係醫生」。在內地任西醫的丈夫感嘆:「以前半斤油鹽糖、半斤豬肉,都捱得過。」惟對妻子的癌病,卻無力應付。
楊伯原本在港出生,63年因內地招攬人才,回國讀醫。後來,他在廣州的醫院當醫生,妻子則在毗鄰醫院當護士,小兩口在同鄉眼中門當戶對,羨煞旁人。
行醫20年,楊伯於98年回流香港,但因學歷不獲承認,只可當表列中醫,到處掛單,收入不多。5年後,卿婆婆來港團聚,「一放假,我會帶佢周圍去」。年屆70歲的楊伯拿出3年前合照,嘆夫妻感情如一,但笑容不再,對比現在彷彿老了十載。他說,妻子兩年前咳嗽帶血,求醫確診第四期肺腺癌。肺腺癌是肺癌一種,卿婆婆服食標靶藥10個月,咳嗽得以控制,病情好轉。
可是病情在去年中開始惡化,癌細胞擴散至骨骼及腦部,須接受化療及電療療程,亦令其腰骨長期痛楚及腳腫。因卿婆婆年事已高,醫生建議接受第二代標靶藥(Erlotinib)治療,舒緩病情,但該藥物不在醫管局藥物名冊內,須病人自費,每月藥費達1.6萬元。
現時兩夫婦只靠每月6,000元綜援維生,無力負擔沉重醫療費,對於未來,楊伯緊握卿婆婆雙手說:「希望舒舒暢暢,走過最後一段人生,唔好再受痛苦。」
「蘋果日報慈善基金」早前已從S0003「醫療專戶」撥款助「卿婆婆」治療。「卿婆婆」的病情反覆無常,無法進行化療,須按醫生轉用新的標靶藥,惟早前籌得的善款扣除醫療開支後,已不足以支付其後的治療費用,亟待援手。
「卿婆婆」捐款編號:C3666
網上捐款: http://bit.ly/1nQRthE
蘋果日報慈善基金
電話:29908688
傳真:23076307
電郵:mailto:[email protected]
WhatsApp:98627828
網址: http://charity.appledaily.com.hk
蘋果基金facebook專頁: http://goo.gl/eYKB89
蘋果基金YouTube頻道: https://goo.gl/qVvmiB
蘋果基金接收捐款戶口
滙豐銀行:580-198836-001
恒生銀行:368-006565-001
中國銀行:012-898-00067655
捐款方法: http://bit.ly/1mxhIET
蘋果日報慈善基金於一九九五年成立,乃根據《稅務條例》第88條獲豁免繳稅的慈善機構,接受市民捐款外,《蘋果》捐出1%盈利,幫助有需要的人和資助有意義的社會及教育活動, 一切行政費用由《蘋果》支付,善款的一分一毫,全數用於受惠人所需。蘋果基金務求按照捐款人意願,把善款送交指定受惠人。然而個別受惠人可能因長期離港及搬遷等情況以致失去聯繫,甚或受惠人已經逝世或拒收捐獻,有關善款將撥捐蘋果基金作其他慈善用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