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子籽】生日開心Share 與老友分享愛

【親子籽】生日開心Share 與老友分享愛

【親子籽:教養之道】
這一代孩子的生日會,屋苑、會所、酒店,佈置豪華如婚禮,專業攝影師、魔術師、遊戲姐姐全天候服侍,倩彤今年的四歲生日會很不一樣,選址在長者中心舉行,沒有浮誇的佈置、沒有打扮成Elsa的參加者、也沒有堆積如山的禮物,只有最原始的菠蘿腸仔、三文治,以及一個由她挑選的公仔生日蛋糕。遊戲節目亦只有扭氣球,沒有姐姐搞氣氛,壽星女甚至要陪老人聊天,因為小女孩一年前加入了「BB醫生」計劃,經常到老人院探訪長者,以純真來慰藉晚年的孤獨。這樣的一個生日會沒賺到禮物,卻教懂孩子施比受更有福。

上星期六,我走進上水天平村一家長者中心,活動室傳出熱鬧的歡笑聲,探頭一看,原來是一班老人家及十多個「BB醫生」在開生日派對,小主角陳倩彤剛滿四歲,性格文靜的她是家中獨女,一班小醫生在台前自我介紹、唱歌表演,逗得老人家笑逐顏開,就算他們在台前怕醜得拿着麥克風說不出話來,其「儍更更」的靦腆神情也令人感到心甜。一輪熱身後,小朋友為一班公公婆婆送上貼紙及手帶,每個長者看見自己的衣服和手臂都被貼滿十多張貼紙,均雀躍地捉着孩子的小手,把對方擁入懷中。有家長更充當導師,教公公婆婆扭氣球。身手有點笨拙?就讓小朋友出手相助,扭成一隻又一隻小狗氣球送贈對方,公公婆婆笑得眼睛瞇成一條直線,心也融化了。
倩彤爸爸Colman和媽媽Caroline為了讓倩彤接觸多些陌生人,一年前帶她參加BB醫生,每月到不同的老人中心或院舍探訪長者,令她明白前人種樹,後人乘涼的道理,讓她知道這班長者年輕時對社會貢獻良多,後輩應多關愛他們,回饋對方,與他們分享喜悅。這次請來同學仔與老友記開生日會,正是媽媽的主意,Caroline說:「生日是開心事,能夠同這麼多老人家分享快樂和愛是福氣。」比一場花錢講排場的生日會有意義得多。

長者一看見天真無邪的小孩,總是忍不住把他們一擁入懷。

區隔長幼 如何共融?

BB醫生創辦人李冠翹(Kiu)和兩名年僅兩歲半及五歲的女兒亦是參加者之一,曾任職青少年社工的Kiu,一直覺得老人與小孩之間的關係很微妙,小孩的一舉一動都是治療老人心靈的良藥,但現今的小孩好像特別矜貴,父母甚少讓他們接觸陌生人,將之當成受保護動物。如果街上有老人家想撩他們玩,又會埋怨對方多菌又污糟,社會就是充斥着這個不健康的親子生態,Kiu的太太、任職老人社工的潘嘉莉(Vicki)說:「政府常提倡跨代共融,但到頭來又做了甚麼?」
Kiu一直希望扭轉這個現象,直至三年前,有次帶着大女兒喜而到老人院舍探望年逾八旬的太公,脾氣麻麻的太公本身態度冷漠,但他看見當時只得一歲多的喜而時,態度竟然一百八十度轉變,變得溫和慈祥,同時也感染了其他院友,整個院舍頓時充滿歡樂氣氛,Kiu真正體會到小孩對老人家的感染力是何等之大,「我相信這件事(BB醫生)會很犀利,一定有很大影響力。」於是他決定辭工,將構思良久的計劃付諸實行,全力創辦BB醫生。

真情流露 打開心窗

BB醫生的年紀由六個月至六歲不等,探訪前都不需做任何訓練,活動不是旨在訓練小朋友變得有多叻,也不是要求他們像受過專業訓練的社工般去探訪長者,也不希望給予他們壓力。小孩最沒有心計,做事不會有太多顧慮,BB醫生最大的賣點,就是他們可以做回自己,用最純真、最自然流露的一面去面對陌生人,他們簡單打一聲招呼、唱一首歌、獻上飛吻,足以令公公婆婆樂上半天。
現今小朋友介紹自己的名字,都只會說英文名,但是否個個長者都明白呢?所以Kiu要求每個BB醫生都要在衣服貼上中文名字,令長者感覺更親近。他又將BB醫生的年齡限制設定在六歲以下,因為年紀小,必須由父母陪同出席,父母同行做這件事,也會被子女與長者間的愛感染,小部份BB醫生更是由家中「四大長老」帶同出席,更加難得。

每次探訪都會向長者送上貼紙和手帶。

和一班「老友記」慶生,倩彤的四歲生日一定特別珍貴難忘。

BB醫生簡單自我介紹幾句,已令長者笑逐顏開。

今次探訪增設扭氣球環節,氣氛更高漲。

菠蘿腸仔、啫喱及三文治等,簡單原始的生日會食物,其實也是為一班長者而設。

活動司儀吩咐BB醫生派發貼紙,幾乎每個長者都瞬即被貼滿全身。

生日會沒有華麗的佈置,也沒有豐富的禮物,但卻充滿愛。

小孩子站在台前獻唱一首《ABC》,足以令一班公公婆婆甜入心。

堅守年半 創立社企

Kiu既幫老人家,也給女兒上一課寶貴的生命教育。他的大女兒喜而是最資深的BB醫生。三年前辭職之時,太太Vicki懷有第二胎,家中少了一份收入,經濟壓力少不免,旁人覺得他儍,不顧老婆女兒溫飽,還去做這件沒有人工,也不知有沒有回報的事。聽盡閒言閒語,幸得同樣是社工的太太明白和體諒,當BB醫生仍未註冊成社企時,即創辦後的一年半,只靠她一人的薪金撐起家中開支, Kiu望望月底將誕下第三胎的太太說:「這件事可以令很多人受惠,價值重要過五口之家夠不夠飽飯吃。」
看着女兒當上BB醫生後,變得主動又會關懷老人。住在圍村的他們,不時看到長者在村內乘涼,女兒會走上前和百無聊賴的公公婆婆傾偈,關心他們的生活,Kiu就知道自己的選擇沒錯,想孩子成為怎樣的人,就視乎今日你給他們甚麼。

Kiu和太太於三年前創辦BB醫生,大女兒喜而(右二)算是最資深的BB醫生。

記者:黃子配
攝影:鄧鴻欣
編輯:陳國棟
美術:楊永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