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入伙兩年的啟晴邨早前被揭食水含鉛量超標,政府昨證實該邨兩個水喉駁位發現違規使用含鉛燒焊物,房署將為住戶更換有問題的水喉部件,有6歲以下小童、孕婦及需哺乳婦女的家庭會獲優先處理。有住戶指無力負擔買蒸餾水費用,只能長開水喉放水後才飲用,恐令水費大增。
記者:袁柏恩
政府昨日發出新聞稿,指早前在啟晴邨抽取水辦檢驗,結果顯示所有樣本含鉛量符合世衞標準。不過,房屋署在啟晴邨的兩個水喉駁位,卻驗出含鉛的燒焊物,房署表示,此舉違反水務條例及建造合約要求。資料顯示,啟晴邨的承建商為中國建築。《水務設施規例》規定食水用的水喉及裝置須符合英國標準,對水喉物料及焊接方法亦有規定。
受影響住戶獲另外供水
據悉,政府仍需繼續檢驗邨內喉管,一旦發現喉管有問題便作更換。政府發言人表示,當局會優先為有小童、孕婦及哺乳婦女的住戶換喉。若有關家庭對食水憂慮,在更換工作完成前,會為住戶另外提供飲用食水。
今年60歲的朱先生現獨居啟晴邨,他剛做過「通波仔」手術,坦言對喉管駁位含鉛感憂心,其家中水辦早前被政黨驗到含鉛超標。朱先生表示,昨早有水務署及房署人員上門抽取水辦,但未承諾優先為其換喉或另外提供飲用食水,他因體力所限無力自行運蒸餾水回家,又指很多家庭根本難以負擔蒸餾水費用,認為政府應負責。現時他每次用水前,會先開水喉長放15分鐘。
民主黨早前揭發啟晴邨食水含鉛,4個水質樣本超出世衞標準,其中2個超標單位分別住有兩歲半及1歲兒童,亦有超標單位住有83歲婆婆。立法會議員黃碧雲促政府交代清楚驗出含鉛的水喉駁位,是水龍頭與水喉間駁位,抑或水喉間的駁位。她亦關注除外露的駁位,亦有駁位藏於牆身內,促政府交代會否一併檢驗。
婦產科專科醫生羅致廉指,鉛主要影響腦部神經,有機會引致胎兒發育不全,或腦部遲緩等;過量甚至會引發抽筋、羊癇症及死亡,「至於要吸收幾多鉛先會中招,暫時未有一個實際嘅講法」。為安全起見,孕婦或發育中的幼兒應逃避飲用含鉛的水源。他又指,是次驗出的問題水源,含鉛量未超世衞標準,即使曾經飲用,也不用過份擔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