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美關係或越走越近(獨立研究員 徐子軒) - 徐子軒

越美關係或越走越近
(獨立研究員 徐子軒) - 徐子軒

今年適逢越戰結束40周年,越南當然免不了慶祝解放建國,就在南越舊都的胡志明市舉行盛大閱兵儀式。原本應該處於尷尬地位的美國以及美越關係,卻在數月後的今天出現了重大變化,那即是越共總書記阮富仲(Nguyen Phu Trong)第一次訪問華府。對於已有正式建交的兩國來說,領袖互訪決非鮮事,但對越南來說,象徵着越美關係在排除中國因素後的真正「正常化」。這是因為自從2005年越南決心加入WTO後,即使屢屢向西方世界示好,像是促進部份自由化、採取基層差額選舉等措施,都仍需考量最大貿易夥伴、也是僅存共產同志——中國的態度。詎料近年來北京挑起領土爭議,讓河內的親美反中勢力大增,便促成了阮富仲這次的行程。
事實上,早在2012年時任國務卿的希拉莉在訪越之際,就已對阮富仲提出邀請。不過當時,越中關係尚未惡化至此,河內雖有心但仍有顧慮,僅在隔年派出第二把手,被視為親美派的國家主席張晉創(Truong Tan Sang)出訪,雙方有着良好的互動。到了2014年,中國在主權爭議海域設立海洋石油981號鑽油平台,引起越南國內大嘩,這不僅破壞雙方擱置爭議的默契,更喚起過去中越海戰的幽靈作祟。於是隨即爆發反華遊行,除了造成數名中國人死亡,同時牽連台灣與韓國等工廠遭殃。此事讓北京顏面無光,越中關係陷入冰點。直至今年情勢緩和(主要是由於中國撤離鑽油平台),阮富仲受邀訪華,雙方試圖利用共產黨間的黨際交流修復關係,似有回暖迹象。

越南人視華為威脅

不過越中的表面和諧將越來越不易維持,這不是說越南將和中國翻臉、轉向與美國結盟。只要越南共產黨掌握政權,而中國不再相逼,那麼根據越共所謂的三不政策,是不會有所謂越美同盟的出現。但若是北京再次測試河內底線,則可能會出現令人意外的結果,這必須從越南國內政治理解。根據皮龍研究中心(Pew Research Center)2014年的調查,越南人民對於美中兩國的態度有天壤之別,就對中國的好感而言,只有16%,而美國是76%。同時,認為美國是盟邦的比例,雖只有三成,但已將美國視為是結盟首選,並認為中國是最大的威脅,其比例高達七成四,顯示越共的對外策略很大程度上是反映民心的走向。另一個值得注意的是,即使曾經擊退美軍,越南人民仍對於美國信心十足,調查顯示,有將近七成認為中國永遠無法取代美國,成為全球超級強權。
有一個有趣的研究或可幫助讀者了解民心對越共的意義:跨國團隊設計的亞洲民主動態調查(Asian Barometer Survey)發現,越南人民對其「民主制度」的滿意高達七成多,冠絕亞洲各國,僅追在後的則是中國,也有七成。先不管共產國家人民如何定義民主,這份調查表現出共產黨政府具有相當的壓力以回應民意,最大的差別在於人民不滿意時如何使政權下台。就此觀之,河內若再受到北京的挑戰,沒有任何共產黨人敢捋民族主義的虎鬚,對外示弱將導致自身滅亡,此點中共亦然、越共亦然。如今,河內張開雙臂歡迎華府成為其準盟友與仲裁者,誰敢說未來中國的「有所作為」,不會讓越美關係再升級呢?

徐子軒
獨立研究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