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大旱水庫存量跌曼谷食水或30日耗盡

泰大旱水庫存量跌
曼谷食水或30日耗盡

久旱不雨的泰國,首都曼谷瀕臨斷水。曼谷水務局指,泰國正逢十多年來最嚴重旱災,水庫存水量大減,假如繼續不下雨,曼谷的自來水可能在30天內耗盡。

早在去年10月,當局已要求農民停種水稻以節省用水,但即使如此,曼谷自來水兩大來源之一的湄南河三大水庫水位仍一再下降:正常情況下,三大水庫總儲水量有80億立方米,但去年11月已降至50億立方米。而據皇家灌溉部統計,截至前日,三大水庫儲水只餘6.6億立方米,「假如再不下雨,這只夠30天之用」。

夜功府的安帕瓦河幾近乾涸,水上市場被迫休市。

海水滲入 湄南河變鹹

乾旱還造成另一問題,就是水庫水位太低,無法阻擋泰國灣海水滲入上游,令湄南河河水變鹹,進一步威脅淡水供應。鹹水不但會導致農作物死亡,更會令抽水設備遭海水侵蝕,因此一遇上這種情況,就要停止從湄南河抽水,改為從運河儲水抽水,但這只可以維持三小時。
為此曼谷當局已通知市民做好準備,儲起60公升飲用水應急,同時呼籲民眾節約用水。但由於每1,000公升自來水只要8.5泰銖(約2港元),公眾節水意識很弱。
缺水亦令到靠湄南河灌溉的農民非常頭痛,被迫買水灌溉,但一塊田要用上50車的水,每一車的水要1,200泰銖(274港元),成本極重。為紓解水荒,當局在耕地集中的地區開鑿逾500個地下水源,同時安排在32個府人工造雨。在曼谷,水務局擬在未來七年撥450億泰銖(103億港元),修建設施收集和儲起雨水,不再讓雨水白白流出大海。
路透社/泰國《曼谷郵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