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是七七盧溝橋事變78周年,中共在北京郊區盧溝橋舊址舉行紀念活動,一眾軍政要員出席,但國家主席習近平未現身。有消息指,湖南當局正在湖南芷江侵華日軍簽署投降書備忘錄舊址大興土木,將在8月21日舉行隆重紀念活動,習或親自出席。芷江受降主角是國民黨,幾十年來中共不屑一顧,現忽然熱心,分析指中共又要扮演「摘桃子」角色。
於1937年7月7日的盧溝橋事變,揭開中國全民抗日序幕,開始八年抗戰。中共昨在盧溝橋舊址舉行紀念活動,政治局常委劉雲山、軍委副主席范長龍、中辦主任栗戰書等,與上千民眾參加活動,早前傳習近平要出席,但未見蹤影。不過,習昨率全體政治局常委前往盧溝橋旁的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紀念館,參觀紀念抗戰勝利70周年主題展。
國民黨受降主角 中共未能置喙
今年是抗戰勝利70周年,中共舉行一系列活動,包括9月3日天安門大閱兵。有湖南記者在網上透露,湖南省最近在芷江侵華日軍簽署投降書備忘錄舊址大興土木,8月21日簽署投降書紀念日將舉行隆重活動,傳習近平將出席。此為中共首次在芷江舉行國家級紀念活動,也是首次有最高領導親臨芷江紀念。
過去幾十年,芷江一直沒獲中共重視,主因在於當年接受日軍投降書的是國民黨將領及美國軍事顧問團代表,共產黨未能置喙。九十年代後期,中共意識到不能全面抹煞國民黨的抗戰歷史,才在當年受降地建紀念館,並列為「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45年8月21日下午4時,中日兩國在芷江縣城東七里橋村磨溪口簽署侵華日軍向中國人民投降協議書,宣告日本戰敗,標誌日本侵華戰爭結束,史稱「芷江受降」。
台灣總統馬英九上周末在紀念抗戰勝利活動強調,八年抗戰是中華民國政府主導,「不容任何人竄改和扭曲」。有分析指,中共利用芷江遺址大做文章,不是為國民黨的抗戰史做宣傳,而是又要扮演「前人栽樹、後來者摘桃」的角色。
《蘋果》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