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遊籽】札幌會師 最強拉麵大對決

【旅遊籽】札幌會師 最強拉麵大對決

【旅遊籽:賞物尋源】
北海道人吃拉麵很嘴刁。札幌味噌、旭川醬油和函館鹽味都是北海道經典風味,他們一直視拉麵為最引以自豪的家鄉特產,從來只吃北海道的。一碗拉麵包含四個元素:湯、醬料、麵和配料,口味派系按地區、人的口味劃分,最傳統的派系種類已逾十個。札幌新開幕的薄野拉麵館,找來拉麵評論家大崎裕史,選了十間來自日本各地極具人氣的拉麵店,包括在日本最權威的飲食網站Tabelog長踞最佳拉麵頭五位的仙台的麵組;安室奈美惠、倖田來未等明星愛去的博多達磨,誓要令挑剔的北海道人也讚好。

距離札幌站約15分鐘的薄野拉麵館很隱蔽,要不是路口有個大招牌,我也差點走過頭。拉麵館以懷舊風格裝潢,以木材和彩色玻璃裝飾,共有四層,首三層每層分別有三間拉麵店,四樓現時供短期開業、北海道最受歡迎的菜菜兵衞暫時使用。作為首家採訪的海外傳媒機構,今次為大家介紹的都是日本人最愛但遊客甚少聽過的拉麵店。

大崎裕史

自稱吃得最多拉麵的日本人,累積吃拉麵逾16,000碗

日本首個將拉麵系統化放上網的人

日本權威的拉麵年度大賞常駐評判

拉麵館開在札幌紅燈區,迎合日本人喜歡酒過三巡才吃拉麵做消夜的習慣。

蝦金:蝦頭做湯 鮮甜又回甘

一入去,蝦味就撲鼻而來。原來是首創以每碗用上50尾甜蝦頭煮湯、一炮而紅的蝦金。店長埴原省吾說他們原意是不想浪費美味的蝦頭才想到用蝦做湯。他們的鎮店之寶用的是北海道最有名的增毛町甜蝦,熬煮五小時成金黃色的湯後,配上加入蝦粉做的直身幼面而成。湯一點也不稠,但蝦味好濃,鮮甜又回甘。麵很滑,但不屬於彈牙款式,味道像蝦籽麵,非常可口美味。

東大:嫩滑可口 拌生雞蛋吃

吃罷,我的眼光被一個六呎高的大隻光頭佬吸引。他是德島拉麵名店東大的代言人兼合夥人,新崎人生。他還有一個身份,就是摔角選手。他說四國以烏冬聞名,但其實德島拉麵在當地亦很受歡迎,可惜離開德島就吃不到,於是一知道札幌拉麵館對家鄉的拉麵有興趣,二話不說就來了。德島拉麵以醬油加糖煮三小時的豬腩肉取代傳統的叉燒,吃時拌入生雞蛋。為貫徹德島味道,只有芽菜、葱和雞蛋選用北海道產,其餘材料全由德島隔日運來。豬腩肉鬆化甜美、麵沾了蛋汁變得更嫩滑可口,切得稍粗的葱花增強口感,美味。

誠屋:牛骨濃湯 自家製蒜油

二樓的誠屋來自大阪心齋橋,但風味與關西傳統的清爽風格截然不同,湯稠、味道濃。創辦人吉田知博本來從事牛肉飯生意,但後來發現競爭太大,於是發明了牛骨湯拉麵。他的湯很濃稠、用直身幼面,與博多風格如出一轍,因為他自學做拉麵時,讀的是一風堂出版的拉麵書。諗頭多且手腳勤快的他,不只親自動手為店中餐牌的照片photoshop、過膠,連拉麵,他也準備了蒜油、赤味噌,增加食味和趣味。他建議先呷啖原味的牛湯,牛油味濃且質感像牛奶一樣香滑,然後拌入自家製的蒜油,蒜香沖擊增加食慾,最後拌勻微辛的赤味噌,味道富層次感,牛味不減,絕對值得食。
其他麵店質素都好,風味完全不同,各店家卻對代表着自己家鄉的拉麵一樣執着。如札幌人氣店國民食堂的店主怕兼顧不了兩間店,索性把本店結束,直接以拉麵館作大本營。這份執着與堅持,大概就是日本人總可把別國發明的,如中國傳入的拉麵,在自己國家發揚光大的秘訣吧。

薄野拉麵館
北海道札幌中央區南6条西4丁目5-2

東大

地區風格:四國德島拉麵
湯底:
豚骨、雞骨
配料:
生雞蛋、甜味醬油豬腩肉、筍乾、芽菜、葱
味道:
湯很稠,有點漿口,麵彈牙,沾了蛋汁後非常滑溜,豬腩肉既甜且鹹,十分美味。
價錢:
980日圓(約$62)

麵組

地區風格:宮城縣岩沼市味噌拉麵
湯底:
豚骨、雞骨、魚介
配料:
叉燒、芽菜、紅蘿蔔、筍乾、葱
味道:
湯十分濃厚得有點漿口,微辣,餘韻帶蔬菜的鮮甜味。
價錢:
800日圓(約$51)

豚骨一燈

地區風格:東京沾麵
湯底:
豚骨、魚介
配料:
叉燒、魚介粉、葱、蛋、紫菜
味道:
麵身偏硬、充滿小麥香氣,豚骨、魚介汁魚味很濃重,與濃味的麵很配。
價錢:
1,050日圓(約$67)

蝦金

地區風格:東京築地(自創)
湯底:
甜蝦
配料:
雞胸肉、櫻花蝦、蛋、葱
味道:
蝦味濃郁、鮮甜美味。
價錢:
780日圓(約$50)

博多達磨

地區風格:九州福岡博多拉麵
湯底:
豚骨
配料:
燒豬面肉(本店與拉麵館獨有)、紫菜、葱
味道:
湯充滿豚骨味。麵很幼滑,燒過的豬面肉帶點焦香,口感一流。
價錢:
1,000日圓(約$64)

誠屋

地區風格:大阪(自創)、接近博多風格
湯底:牛骨
配料:叉燒、黑木耳、芽菜、葱
味道:湯像博多風味一樣濃稠,牛油味香濃,伴爽脆的黑木耳、芽菜能減輕油膩感,牛魔王必定喜歡。
價錢:830日圓(約$53)

國民食堂

地區風格:札幌味噌拉麵
湯底:雞骨
配料:
叉燒、三葉草、麵麩、蛋、紫菜、筍乾、葱
味道:
雞味濃郁,可惜偏油,配上京都料理常用的三葉草同吃,配搭很清新。麵質有咬口,似刀削面般厚身。
價錢:
800日圓(約$51)

吉備

地區風格:東京支那(醬油)拉麵
湯底:
雞骨
配料:
叉燒、紫菜、筍乾、葱
味道:
以煮叉燒的醬油調味,湯汁有香濃的豬油香卻半點不油,非常清爽,麵少曲,增加吸湯能力,彈牙。
價錢:
700日圓(約$45)

菜菜兵衞*

地區風格:凾館鹽味拉麵
湯底:
雞骨
配料:
叉燒、筍乾、葱
味道:
不帶半點油脂,味道異常濃厚,麵質滑溜,筍尖很嫩,一咬就開。
價錢:
850日圓(約$54)
*短期開業,期間限定。

亞吳屋

地區風格:四國德島
湯底:
燒飛魚、魚貝乾、雞骨
配料:
叉燒、芽菜、筍乾、葱
味道:
濃烈的魚味、湯頭帶鹹鮮,麵很彈牙有咬口。
價錢:
730日圓(約$46)

【全日本唯一】製麵廠龍頭 自設農地種小麥

札幌製麵所開業只有10年,卻吸引不少拉麵名店,如東京的豚骨一燈、札幌的赤星、名古屋的歌志軒等逾2,000間食店向他們取貨,原因只有一個,就是創辦人山村卓也對品質的堅持。約1,000呎的工場,只有一部把麵粉、水、鹼水和雞蛋攪拌的機器,以及兩部把麵團𢘛平、切成麵條和包裝的機器,竟然可以製作50種不同的麵條款式,每日產量更多達約3,000個麵餅。
工場用的麵粉有10種,當中有4款是他們請麵粉公司如日清、Nippn為他們做的獨家配方,而他們用的全粒粉,更是由自家農田種出來的小麥所做。山村稱他是日本唯一一間擁有自己農地的製麵所,因為方便他自由培植合他心意的小麥。他的全粒粉比一般麵粉黑,因為打磨時刻意留下小部份穀殼,令小麥味道更濃郁。

拉麵廠每天都生產約3,000個麵餅,為全日本2,000多間拉麵店提供不同款式的麵。

記者:吳宛蔚
攝影:潘志恆
編輯:黃子卓
美術:吳子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