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學教室都開放畀人睇堂會唔會唔自在?

中學教室都開放
畀人睇堂會唔會唔自在?

課室一向都是家長止步,謝絕外人參觀。有學校打破傳統,在初中級別推行公開教室計劃。初期只開放教室讓家長「睇堂」,之後會邀請教育界和非政府組織人士等公眾人士觀課,交流教育心得。有關計劃會邀請大學學者作研究,評估師生教與學的成果。

公開班的學生全部以平版電腦上課,課程多以學生匯報形式進行,鼓勵學生自學。推行計劃的伯裘書院校長黃頴東指,最困難是要說服老師由「訩住本書」的傳統教學,轉至電腦教學模式。任教通識科的歐海健老師指電腦教學令學生更投入課堂,「叫學生喺聖誕假用線上遊戲去砌一個可持續發展嘅城市,有同學第二日就交咗功課。」

歐Sir承認初時的確有中一新生不太適應被觀課,「喺外人面前講嘢會口窒窒」,他認為學生需要時間適應。中三就讀公開班的陳柏朗同學笑說很喜歡被觀課,「習慣喺人地面前表達自己嘅睇法,可以建立自信。」

雖然教室歡迎外人參觀,但都要跟學生一樣有規有矩。有意觀課人士要在一星期前通知學校;在課堂內不得攝影和錄影;觀課的人只可在課後發問。任教數學科的張永泰老師指被觀課的老師亦有三部曲:先要向觀課人士簡介課程內容,再在課堂上派發講義,最後便是交流時間。坦言已身經百戰、被觀課超過十多次的歐sir承認「一定會比人批評」,但強調要保持開放的心,藉此提升教學水平。

香港浸會大學教育學系首席講師許為天認為,公開教室對老師和同學都有好處,「有人睇堂大家一定認真咗。」但他擔心公眾人士未必了解一般教學常態,「佢地要明白老師喺會講錯嘢,不要刻意批判。」否則會為老師帶來無形壓力,間接影響學生學習。

記者:梁銘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