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交所(388)推動的不同投票權架構(WVR)被證監會「秒殺」後,上周港交所行政總裁李小加走出來回應,高呼港交所只是二老闆,證監會才是大老闆,還指大老闆講的「說了算」,但在筆者看來,小加總裁這位二老闆似乎更似大老闆。
小加總裁話,市場經過兩年討論,如今被證監會否決,體驗了香港的審慎監管和程序正義,作為港交所的領導,小加總裁大讚上市委員會28位委員,形容他們是香港的精英,過去兩年把香港最佳的利益放在心中。果然好領導!感覺如政改被否決後,中聯辦仍稱讚那幾位投票贊成的建制派一樣。
即係點?證監會否決了一個為香港好的建議?筆者不敢估計小加總裁說話的多層意義,但認同他形容上市委員能想出一個為香港好的方案固然英雄,但更認為夠膽否決一個為香港好的建議更難,希望證監會不會如28位投票反對政改的議員,被「建制派」標籤成為歷史罪人,亦期望今年任期屆滿的證監會主席唐家成會續任。
不理小加總裁是否真心話,今次事件確體現香港的程序公義。香港於26年前已廢除類似WVR的AB股制度,但因為之前阿里巴巴走到美國上市,令港交所失去一單大生意,小加總裁借勢叫業界再次討論應否為香港引入WVR,結果是經過討論,定出一個草擬方案,被大老闆叫停,無話可說。
但另一問題來了,WVR事件再次引起市場討論,證監會應否奪回港交所的新股審批權,大老闆證監會還未開聲,小加總裁就話,「這是老調重彈,沒甚麼意義」,比證監會更加「快刀斬亂麻」,更有大老闆風範。
記得當年市場主流意見都反對香港推WVR時,小加總裁強調應該讓市場好好討論,如今市場既然有聲音討論新股審批權問題,小加總裁何以「變了臉」、一錘定音將有關討論定性為「沒甚麼意義」呢?大概是失去新股審批權的港交所,將會為收入來源增加一大不確定因素。難怪小加總裁剛被續約至2018年,將成為至今任期最長的港交所行政總裁。
記者:石永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