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論:希臘say No 債權人該say Yes - 盧峯

蘋論:
希臘say No 債權人該say Yes - 盧峯

不能不說,希臘人民這聲"Oxi"或"No"可真是說得響亮。投票前,大部份分析預計公投結果將會相當接近,贊成及反對方案的票數叮噹馬頭,勝負可能只是一、兩個百分點。誰知實際上反對的票數高達六成一,贊成的連四成都不到,兩者相距超過20個百分點。從這個結果可以清楚看到,希臘民眾對債權人制訂的協助方案甚為不滿,對救助方案下的現狀及前景非常不安,希望來個根本性的改變,不再在經濟不斷陰乾下過活。
有這樣的結果其實一點不奇怪,甚至可以說是非常理性的選擇。正如著名經濟學者Joseph Stiglitz及Paul Krugman一再指出,希臘債務危機已超過5年,債權人定出的緊縮經濟方案實行了近5年,希臘人吃緊縮的苦頭也有5年。可是,這5年「救助+緊縮」方案實行以來,希臘經濟沒有半點起色。失業率從6%急升至28%後就一直在高位徘徊,居民可動用收入則從12,000多歐元跌至不到8,000歐元,而債務佔GDP比率更從危機前的剛超過100%升至今年接近180%。簡單來說,在債權人的「救助+緊縮」方案下,希臘人中4個有1個失業,每個人口袋的錢少了三分一,整個國家債務負擔上升了近八成。有點常識、常理的人都會明白,這樣「越救越窮越死」的方案根本無效,必須改弦易轍。

應拿出馬歇爾計劃精神

很可惜,以德國及IMF馬首是瞻的債權人沒有檢討救助方案的弊處,沒有考慮把重點放在重振經濟上。他們新一輪的救助措施同樣是以緊縮為主軸,要求希臘進一步削減退休金及推後退休年齡及加稅,令疲弱的消費及經濟變得更疲弱。民眾5年來勒緊肚皮換來的是另外5年甚至更長的萎縮及不振,希臘人不再接受方案及另找出路實在理所當然。要是債權人願意多聽聽對緊縮政策的批評,少一點倨傲及麻木不仁,甚或拿出當年美國二戰後推出「馬歇爾計劃」般的精神,對受助國家來個大力支援(包括援助及負債),希臘人根本不需走到這一步,歐債危機也不至重新燃起。
當然,希臘人對債權人方案Say No不等於解決了問題,但至少反映反對方案的不僅是左翼政府,而是大部份希臘國民,他們以手上的一票把自己及國家的命運都押上了。若果債權人方面一意孤行,堅持緊縮方案「冇得傾」,那希臘難免債務違約及被迫退出歐元區,希臘國內經濟肯定一片混亂及動盪,連帶歐洲以至全球都受拖累。昨天全球股市大跌反映的正是前景不明朗的重大憂慮。
要控制危機,避免問題惡化,關鍵仍在於債權人特別是德、法兩個歐元區龍頭及IMF的態度。若果他們真正尊重民主制度,堅持歐洲一體化進程是一個開放、民主及為人民謀福祉的計劃,他們理應以務實、理性的態度回應希臘人明確的呼聲,返回談判桌及重寫救助方案,增加刺激經濟的力度,協助希臘經濟盡快復蘇,好讓希臘人看到經濟黎明。要是債權人還是冥頑不靈,甚至視希臘的公投是一種挑釁,是否定債權人包括歐元區的權威與紀律,來個寸步不讓,迫使希臘走上破產、脫歐之路,那未來幾個星期全世界將會看到的是:歐元區大國及歐央行如何逐步抽走希臘的資金來源、如何令希臘的銀行體系崩潰、如何令希臘陷入混亂及恐慌中、如何懲罰一個民主的政府及國家。

隨時削圍堵俄羅斯力量

不過,債權人及歐元區大國必須謹記,把希臘逼上絕路的話,歐元區及歐盟不可能不受影響。從政治及社會層面看,希臘即使脫歐仍是歐盟成員國,她一旦出現人道主義災難,肯定會波及鄰國及地區,成為歐盟的包袱。此外,希臘具有重要的戰略位置,是抑制俄羅斯的重要一環,把她「打殘」,隨時削弱歐洲及北約「圍堵」俄羅斯的力量。
而在經濟方面,希臘一旦破產、脫歐會產生多少震盪,誰也沒有把握。當年雷曼不過是眾多大型投行之一,大家都沒有料到它倒閉的影響如此巨大,美國財政部官員更沾沾自喜認為任由雷曼倒閉可以顯示政府不會隨便出手救市。可不過幾天,雷曼真的倒閉,卻幾乎拖垮美國以至全球金融體系。今次若果希臘破產及脫歐,引起的骨牌效應即使不至像雷曼般嚴重,也肯定重創仍疲弱的歐洲經濟,禍及全球。
希臘人已用"Oxi"清楚表達他們的訴求及期望。債權人特別是歐元區大國若真心保護二戰以來歐洲一體化進程,令歐洲不再是經濟病夫,他們該做的是積極回應希臘人的訴求,放棄不合情理的緊縮政策。

盧峯
周一至周六刊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