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本土派上周狙擊旺角西洋菜街行人專用區的唱歌跳舞「大媽」,《蘋果》追查發現,原來部份旺角大媽來自屯門公園的歌舞團。記者上周到屯門追訪她們每日「搵食」經過,其中最多長者圍觀的樂團,正是在旺角佔據百老匯戲院前行人專用區的歌舞團。領班聲稱所有歌嫂是新移民,唱歌純為興趣,並非擺檔賺錢。但現場所見有老翁不斷以利是打賞,估計每人每日穩賺數百元;她們上周六亦無懼狙擊,重現旺角。
傳媒過去多次報道,時有穿着性感的內地及新移民女子在屯門公園賣唱跳舞、甚至讓圍觀長者毛手毛腳。記者上周視察,公園在下午2時起歌聲處處,至少有10檔在公園各處載歌載舞,以國語歌為主。
收錢與老翁對唱
有康文署職員透露每檔各有地盤,每日下午約2時開檔、6時便收檔,「檔檔都係嚟搵錢」。他無奈指職員會盡量制止打賞紙幣的老翁,但他們大多以利是取代,「你唔畀佢哋畀錢,佢哋黑面㗎!」
據記者觀察,最旺的一檔約有10名歌嫂,數十老翁圍坐附近花槽觀賞。一名經常參加跳舞的街坊透露,此檔正是其中一個在旺角唱歌的樂團,歌嫂包括新移民及短期逗留的內地女子,又指歌嫂每天要付50元予負責人英姐。
記者向英姐查詢,她直認數月前開始率歌嫂到旺角唱歌,但沒有不良行徑,「我哋着得好斯文喎,又唔係低胸又唔係短裙,好識得尊重自己」。她坦言歌嫂全是有家室的新移民婦女,平均年齡40歲,「有啲湊仔,有啲返工囉,純粹出嚟唱吓歌玩吓囉,唔使成日喺屋企都好悶嘅」。
現場所見大部份歌嫂確是街坊打扮,惟數名較年輕的歌嫂打扮花枝招展,不斷與附近老翁聊天,又會收錢與老翁對唱。其中一名老翁甫取出銀包,數名歌嫂即一擁而上,記者見他從銀包掏出數張疑似100元紙幣,分給歌嫂及琴師,他其後分別與兩名歌嫂對唱。英姐偶爾唱一曲,有7、8名老翁上前送利是或50、100元紙幣,收入相當可觀。
英姐否認擺檔賺錢,又稱不會主動要求打賞,她稱丈夫和奶奶均支持她唱歌,不怕被標籤為不良婦女,「我哋新移民做得啲乜,我哋做乜都俾人話」。英姐坦言擔心會被本土派襲擊,不過上周六她就再率歌嫂到旺角賣唱,她亦親身上陣唱歌,其間不斷有人上前打賞。
■記者袁柏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