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臘公投之後(自由撰稿人 莊奕之) - 莊奕之

希臘公投之後
(自由撰稿人 莊奕之) - 莊奕之

如同歷史上任何一個長期陷入外債泥淖的歐洲國家一樣,今年初,希臘激進左翼在大選中獲勝,核心競選資本就是反撙節的主張。然而新政權在之後一輪輪與國際債權人的談判中並未獲得實質進展,談判最終破裂。6月30日,希臘在一筆16億歐元貸款的還款上違約,政府反戈一擊,祭出全民公投。公投結果在全球矚目下開出61.31%反對比38%贊成的結果:多數選民反對「緊縮換救助」方案。總理齊普拉斯成為這場豪賭的贏家。與其說這是民意的表達,不如說是民意被操控挾持以爭取對外政治博弈籌碼的經典示範。
先來看看公投票上寫出的問題是:「是否必須接受歐盟委員會、歐央行和國際貨幣基金在2015年6月25日提交給歐元集團的協議計劃,以及構成其聯合建議的兩個文件?文件一:完成目前及後續計劃的改革;文件二:債務可持續性初步分析。」不論這樣的問題不加闡釋,只用簡單的是與否回答究竟有沒有意義。退一步講,僅僅讀懂這樣的問題也需要對於經濟、金融與國際政治有較高水平的認知。
於是針對公投問題的話語競爭在公投準備過程中正式展開,進一步解讀與闡釋才是爭奪的目標。從一系列的說辭中,這次公投的實質才漸漸顯露端倪。
總理齊普拉斯搶佔高地,呼籲民眾勇於說不。他在講話中將投反對票作為民族尊嚴與國家地位的宣示。這樣的說辭緩解了希臘民眾在經濟蕭條下的委屈,使債務成為了他人的責任。
然而齊普拉斯作為持份者,公投本身解脫了他的這一屆政府無法兌現競選諾言的尷尬境地——既無法解決財政危機,又無法改變撙節的貸款條件。齊普拉斯之所以押寶在反對票勝出,是因為希臘因此脫離歐盟的可能性對於他來說非但不是危機,反而是將提升希臘政府的談判地位的轉機。所謂「欠你一百是我的問題,欠你一億就是你的問題」,債務方的破產反而是債權方最不想見到的結果,而希臘的示範作用也會動搖歐盟經濟改革和政治聯盟的基礎。也正是基於這一點,之前破裂的談判會在這一次反對票勝出的公投之後為希臘帶來更強力的籌碼。
另一邊廂,債權人也以種種方式向希臘施壓以圖影響公投結果。歐央行拒絕增加緊急流動性援助(ELA)的上限,希臘銀行被迫實施的資金管制將面臨進一步惡化至完全停止提款或破產的兩難境地。對於1981年就加入歐盟的希臘公民,脫離歐盟無異於將這一小國的民生推向更加艱難的境地。社會的混亂與經濟的停擺將是豪賭背後真實的代價。投下贊成票的民眾也許就是這一派話語攻勢的接受方。
公投之後,一切遠沒有塵埃落定,反而越加塵土飛揚。雖然公投顯示希臘不願接受現行條件下的國際紓困,但債務的腳步卻不會因此停駐。僅僅這一個月,希臘就面臨着10日的20億歐元短期國債到期、13日的IMF4.5億歐元債款、17日的10億歐元短期國債、20日的歐央行35億歐元債款,以及29日歐洲投資銀行的1億歐元貸款……而媒體照片中兩手空空坐在銀行門口的老翁不會明白,這場國民大陣仗所取捨的公投條件早在公投之前就已不復存在。

莊奕之
自由撰稿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