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評】
自從本土派在旺角行人專用區狙擊「唱歌跳舞大媽」之後,「大媽」一詞在香港爆紅了。昨天就有兩段新聞講到大媽,一是「大媽洗倉」導致股市下跌,二是報道旺角跳舞大媽來自屯門公園。
「大媽」殺入國際媒體,緣於近年金價急跌,《華爾街日報》報道強國大媽趁低吸納,將金價從谷底推高,稱「中國大媽與華爾街對賭」。其後「大媽」一詞不斷出現,據聞《牛津英語詞典》明年的更新,會納入「Dama」。
「大媽」是指年齡介乎四十幾到七十間的大陸城鎮女性,特點之一是有表演慾,愛在廣場跳舞唱歌;二是有穩定的收入和較強的購買力。儘管青春不再,她們卻「不信鏡」,依然留戀年輕歲月時唱紅歌跳交誼舞時代。而且樂於「獻醜」,或以醜為美。大陸有人稱她們是「擾民大媽」,但她們毫不在乎,越是人多的地方,她們越是安上喇叭大唱大跳。大媽經由新移民傳來香港,將會成為香港大陸化的一個標誌。你能忍受香港出現這樣的城市標誌嗎?
(本欄每周二、四出版)
( https://www.facebook.com/mrleeyee )
李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