遷台中夫婦:港乜自由都冇擬開茶餐廳 每晚營業六小時

遷台中夫婦:港乜自由都冇
擬開茶餐廳 每晚營業六小時

【本報訊】後政改時代,迎來1997後又一輪逃港潮,台灣成為熱門之選!近日,《蘋果》記者走訪台灣探討港人移民潮,從投資移民,到計劃留台工作的留學生,還有嫁台男、開旅店的女OL……分享他們移居台灣的經驗和辛酸。其中,剛到台中第三周的年輕夫婦Eric和Janet,因香港樓價飆升和政治環境、社會公義的急劇惡化令他們毅然決定移民:「香港乜自由都冇!」
記者:楊 倩

霍志明帶遷台不久的Eric和Janet四出睇舖。 許頌明攝

從決定移民到落地台灣僅用短短半年時間,35歲的中大畢業生Eric說:「一係樓價,二來係雨傘運動之後,好似無論你做乜嘢,幾多人上街,政府都唔會回應我哋香港人嘅訴求。」
Eric妻子Janet補充道:「完全贊同,簡直係絕望!而且我哋2010年時放咗自住樓,一直捱貴租,越搬越細,收入越來越少,唔甘心。」他們對台灣生活的期待很簡單:「空餘時間多啲,唔使成日OT,住得大啲 ,環境舒適啲。目標係錢足夠兩人日常生活,唔係想賺好多。」

五千元租七百呎新樓

二人選擇在台中遊客較少的本地居民區落腳,剛找到新居,全新700呎實用面積連全部傢俬電器,公寓月租2萬多新台幣(下同,約5,000港元),下一步就是找舖位。在港時任職餐飲公司的Eric打算開港式茶餐廳,只做晚市,下午5點開到11點。台中餐廳有專做早午餐的,下午2點前收舖,專做晚餐的店5點開舖。「睇咗兩個,租金基本上都平過香港好多」。兩個候選舖位,一個座落在較靜的街道,租金13,000元(約3,300港元),但太太Janet傾向座落飲食街人流較多的另一個舖位,面積較小月租卻要2萬元左右(約5,000港元),但比起香港仍是白菜價。
訪問當日,夫妻找來facebook專頁「台灣美好生活」版主、港人傑拉德「幫眼」。

評述員開足球場損手

「呢幾個月特別多人問移民,香港環境變化大,好多人不滿」。傑拉德本名霍志明,擧家移居台中8年,當年香港朋友笑他儍,現在轉為羨慕。他給後來者忠告是:「如果剛夠錢投資移民台灣,首要考慮是將來如何維生。不要衝動想着開間cafe好浪漫,來台旅遊就好好,做生意不簡單。」經過8年的努力,原本做中港貿易生意的霍現已變身台灣知名足球評述員。
去年,霍志明頂下一個保齡球場改建為室內足球場,一圓夢想,並按程序辦理各項手續,但政府部門處處刁難,開業僅4個月就被當局以「違反使用分區」為由關停,結果300多萬元(約75萬港元)血本無歸。現在上址變為商用辦公室,他無法理解原本長年經營保齡球館、室內足球場的地方,他一接手就不合法,法令讓他欲哭無淚。
儘管如此,他依然認為台灣生活美好,對香港已無感:「𠵱家香港已經唔係我長大那個香港,完全兩個世界。80年代我到台灣讀書時香港乜都好威,𠵱家數唔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