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期工陷阱 學生被誘借錢申破產影響信貸評級 礙日後置業

暑期工陷阱 學生被誘借錢申破產
影響信貸評級 礙日後置業

【本報訊】暑假將至,學生找暑期工時要提高警覺,防墮入搵工陷阱。近月有詐騙集團在網上刊登標榜高薪的招聘廣告吸引圖搵快錢青少年,游說其提供個人資料,製造假入息證明向銀行或財務公司借錢,或借錢後申破產避還債。賺快錢後果輕則影響個人信貸評級,重則屬刑事罪行。
記者:黃珮琳

詐騙集團利用學生搵快錢心態,稱事成後有報酬、債務不會上身、無人追數等,利誘年輕人借出個人資料,再以虛假入息證明到財務機構借貸;或游說他們短時間內到多間財務機構借錢,再教唆借款人申請破產「金蟬脫殼」,避免債務纏身。
現時借款人到財務機構借貸須出示個人資料及入息證明。財務機構審查申請時,會向環聯公司(TransUnion)查閱申請者的信貸報告;批出貸款後,機構每隔最少1個月向環聯提交其最新信貸資料,即使環聯即時更新,也有一定時間差,且學生信貸紀錄大多乾淨,不法分子就利用學生身份詐騙。
除以虛假入息文件借錢屬刑事罪行,年輕人借貸後申請破產亦非無代價。破產雖能即時解決債務負擔,但期間不能出任具專業資格的律師、地產代理等,亦不可乘搭的士、自費外遊、買車及置業。

須重新申請專業資格

根據《破產條例》,首次破產人在破產4年後(非首次的破產人則為5年)可獲解除破產令,不少人以為捱過4年又是一條好漢,但曾破產者須重新申請專業資格執照,且按更高標準審批;信貸評級亦被拖低,他日置業之最高按揭成數會較低,供樓、借錢利率則較高。信貸資料庫雖只保留破產者紀錄8年,但破產令解除也不代表其「副作用」完結,因法庭公眾紀錄將會永久保存,銀行可隨時查閱。
除破產外,債務重組是另一選擇,葉謝鄧律師行孫楚雍律師指,選擇破產或債務重組屬個人選擇,「2003年沙士期間,大部份人對前景悲觀,又負資產,又失業,咪破產囉!」他指若欠債人預期收入上升,則傾向債務重組,避免因破產影響前途。
破產管理署最新數字顯示破產案增加,去年提交破產呈請書數目高達10,027宗,按年增加6.1%,今年首5個月錄得4,203宗,按年增2.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