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世紀的俄國女皇Catherine the Great好大喜功,首席大臣Potemkin(波特金)為了滿足她的虛榮,每次她巡視地方省分時都提早一天前行,佈置假門面,令殘破的城鎮村落看來繁榮富庶,人民食好穿好。到女皇離開,波特金趕緊拆走門面,村落回復破敗。此後,「波特金村落」、「波特金經濟」就成了金玉其外、敗絮其中的代名詞。
此時此刻來看,中國經濟頗有點「波特金經濟」的味道,教人不得不懷疑她的所謂強大、穩定、富庶有多少水份,教人不能不擔心她的經濟是否將要來個硬着陸。
高官稱上證可破萬點
最顯而易見的弱點、最具「波特金經濟」味道的,肯定要數中國的金融市場,特別是股市。一個月前,內地股市仍牛氣沖天,升完再升不斷創新高,成交額動輒在1萬億元人民幣以上,比華爾街股市及其他國際市場規模還要大。那時人人都說,中國股市已進入「改革牛」階段,將會繼續上升,有高層官員還說上證指數可以再升一倍到1萬點以上的水平。到最近三個星期情況逆轉,「改革牛」好像給不知誰宰了,A股跌了又跌,不過幾個回合就從5,200點左右跌至3,700點以下的水平,不但市場人士大跌眼鏡,投資者及小股民更是「傷亡慘重」,網上街上怨聲載道,怨天怨地之餘更怨負責官員沒有好好監管「空軍」(沽空者)或政策不對頭,令他們跌入陷阱血本無歸。
最讓人意外的是今次「改革牛」忽然變成大開殺戒的「改革熊」,並不純是市場自然調整,而是在官方不斷出口術、出招托市之下發生的。甚至可以說,最近兩個多星期出現的是北京政府越托股價越跌的奇怪現象,跟過往「國家隊」進場護盤救市必然令股市止跌回升的情況截然相反。
這一回為了止住跌勢,為了阻止股市進一步下跌可能引發經濟、人心動盪以至崩潰,內地政府過去兩天可說重武器盡出,先是宣傳輿論機器搞大規模輿論攻勢,狠批所謂擾亂市場秩序的人「不要敬酒不喝喝罰酒」,大力吹噓「改革牛」未死甚至不死,呼籲投資者放心,最重要的是官方連出多招,既宣佈暫停新股上市,又鼓勵退休金投資股市,負責維持市場穩定的基金則大幅擴充規模以備大舉入市托價。此外,監管部門官員還跟證券商及市場人士開會要求他們維持市場秩序,意味要他們停止沽空,改為入市吸納以把內地A股推回4,500點以上的水平。
在這樣重招盡出下,今天內地股市開市後有可能大幅上升,甚至直達官方心目中的目標:4,500點也說不定。問題是人為托市只是像搭建「波特金村落」那樣製造繁榮或好景的假象,不但不能糾正內地股市大上大落的畸形狀況,反而會令市場更波動,為投資者製造更大風險及更危險的陷阱。
內地股市由於監管質素不佳、市場不透明、資訊不流通,早已是「春江鴨」(跟政府關係密切人士)的樂園,是小投資者的「墳墓」,近期營造的非理性亢奮令市況更扭曲、令投資者更盲目入市。要糾正這樣的畸形狀況,內地政府該做的是加強監管力度確保市場公平公正、增加資訊透明度及減少政府干預,只有這樣才能減少「春江鴨」借政府消息造市獲利的情況。誰知內地政府非但沒有採取治本之法,反而進一步以「有形之手」調控股市,強行把調整中的股價推高,以營造一切美好的假象。這樣做或者能令股市暫時回升,但卻進一步加劇市場的扭曲及不公平、進一步增加與官員關係密切企業或人士的優勢,置小投資者於一個極不公平的境地。試想想過去兩星期因跌市被迫沽貨斬倉的人看到政府大舉入市推高股價怎能不怨氣沖天?
為大鱷提供造市譜圖
更可怕的是「道德風險」(Moral Hazard)問題。股市掉頭下跌,官方即時介入托市令股價重投升軌,這樣的操作會帶來兩個嚴重後果,其一是製造股市「只升不跌」的期望。自此一役後,每次跌市小股民都會期望政府出手打救,甚至變成一種合理的政治訴求。結果是,投資者將會更冒險、更勇進,把風險不當一回事。這不是將鼓勵人人加注,令股市風險不住上升嗎?另一方面,政府怕痛怕跌正好為「大鱷」提供「造市譜圖」,可以大手沽空製造危機再逼政府出手托市,他們便可在升跌之間賺取巨利,政府及小股民則成為任人取款的「提款機」。這樣的金融市場不要說追不上發達國家,甚至比大部份新興市場也不如。
今天內地股市也許會止跌回升甚至大幅上升,但這樣的「好景」不會長久,就像波特金的門面工夫一樣,不到幾天就會「拆走」,到時候便會打回原來破落的樣子。
周一至周六刊出
盧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