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飲食籽:清恬淡食】
茹素,取之自然、食之自然,才是最健康,而健康並非簡單地指身體健康,還包括思想和心靈,就像瑜伽素食便是講求身心健康的素食派系。瑜伽素食是一個較少聽到的名詞,這並非在素食中加入瑜伽運動,反而是利用瑜伽講求的飲食理論融入菜式中,配合五色五味的均衡營養,讓你取得身體與心靈的健康。這門派的素食看似充滿宗教意味,但只要視之為一個素食的飲食習慣,放膽一試,我相信你會愛上。
在鍵盤上輕敲「瑜伽素食」四個字,出現的只是互動瑜伽素食私房菜這名字,可想而知,瑜伽素食的確有點冷門。互動瑜伽素食私房菜的主理人陳鏗宇(Brian),自19歲習瑜伽後便開始茹素,至今已有34年了,對他而言,瑜伽不如世俗眼光中只是一種運動,反而是一種追求心靈,帶點宗教意味的生活態度,飲食並非只是用來充飢滿足身體的需要,亦是一種修行和領悟,而Brian更希望通過素食,讓如我般世俗人與心靈進行溝通。說起來很襌,其實在瑜伽哲學中,吃東西講求陰陽調和,食物同時具有生理和心理的作用,有些食物有益,有些食物有害。瑜伽素食便是Prasadam飲食法(Prasadam為梵文,解作恩慈),以素食為基本,不過比一般素食更嚴謹,其飲食法包括兩大原則,一是食材必須屬悅性食物,即是新鮮和在陽光下生長的食物,不包括肉食、蛋、奶、五辛;二是講求五味均衡,即要有齊甜、酸、苦、辣、鹹。
苦口棯葉 甜薯中和變甘香
互動瑜伽素食私房菜位於佐敦一幢大廈內,搭電梯到頂樓後,還要行一層樓梯,令人更有一種期待感。應門的便是Brian,店內面積不算大,原來這兒於日間是瑜伽教室,夜晚接到定單後才會開設私房菜。Brian開辦私房菜全是無心插柳,「七、八年前於理工大學教學生瑜伽,放學後請他們吃我煮的素食,有同學將所吃的菜式放上網,有一天收到電話問是否開設私房菜,最初我是推卻的,後來他打了數次電話給我,我便弄了一餐給他,原來他是《飲食男女》的記者,他報道後引來了不少人查詢,完全是無心插柳的。」作為記者的我聽到後,心裏當然充滿疑問:「這裏的素食真的那麼美味嗎?」好!一於試試。
看着Brian在狹小的廚房不停準備,他笑言這裏是全世界開辦私房菜餐廳中最小的廚房,的確,這個廚房只容得下他一人,而我只可以靠在廚房門與他交談。突然Brian說上天台採摘棯葉,「棯葉又叫印度苦楝樹,英文為neem,是印度的植物,味道很苦,具有消毒排毒功效。」這時Brian遞我一塊棯葉,我只將少許放進口中,那股苦味比廿四味更強,佔據着口腔內的味蕾後再直衝入喉嚨,雖然苦味強勁但亦很快消失,心裏想着這麼苦用來做菜的話,怎樣吃呢?「苦味助人反思,而我將棯葉混和帶甜味的薯仔,做成薯蓉,苦味便會減低,變得甘香,味道很意想不到。」
Brian擅長將食材配搭,如沙律中加入黑胡椒這種屬「火」的食材來驅除蔬菜中的寒涼,或將屬涼性的苦瓜炸過,以炸物的火氣去涼,「我沒有甚麼特別技巧,只是我很用心並以潔淨之心來煮,你吃時能感受到我的快樂,自然覺得好吃。」
茹素唱歌 追求心靈平和
Brian坦言潔淨之心很重要,即使他如廁「大號」後,也會立刻沖涼,以將身體上的污物洗去。有時甚至會唱着瑜伽曼陀羅歌曲,整首歌的歌詞由Hare、Rama及Krsha這三個梵文字組成,意思分別是正能量、快樂及最有吸引力,「曼是指心意,陀羅是使自由,而Hare、Rama及Krishna三種東西正是生命的追求。這首歌可以淨化心意的雜念,回復心靈恬靜、和諧。」
說實話,Brian做出來的菜式,賣相絲毫不吸引,但只要你放入口,便有種說不出的美味感覺,這可能與Brian做菜時抱着快樂心態有關。看着那客健康沙律,醬汁以紅菜頭、乳酪、腰果等打成,材料則是青瓜及各款豆類,爽脆中帶點豆的軟糯,沙律醬則又香又滑,除賣相以外,味道一流。不過我最愛還是腐皮卷,餡料只是茄子、蓮藕和一些用來吊味的素肉,芡汁則是簡單的豉油汁,但味道竟然很濃很香,忍不住再要encore,Brian也笑言腐皮卷是很多人的至愛,吃上四、五條亦不足為奇。
吃過飯後,一直匿在廚房下廚的Brian走出來,坐在印度手風琴前邊彈奏着音樂,邊帶領唱着瑜伽曼陀羅歌曲,「Hare Krishna~ Hare Krishna~」希望我們透過素食、歌曲洗滌心靈,「追求物質是無窮無盡的,人永遠不能滿足靈魂的需要,我覺得現在的人弊病是窮得只剩下錢,不如追求靈性,讓心靈平和,人自然會開心、健康。」Brian總括。
食後有感
互動瑜伽素食私房菜
地址:尖沙嘴山林道30-32號昌林閣15樓B室
*十道菜素食私房菜,每位$200,必須預約。
記者:區佩嫦
攝影:許先煜
編輯:黃子卓
美術:利英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