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本港金融科技勢追落後,兩位不願具名的銀行家透露,金管局正修例放寬細銀碼轉賬保安限制,便利銀行金融創新產品出爐,當局暫時設定標準為1,000元。受惠政策首先落地的,將會是銀通擬年底推出的P2P(個人對個人)轉賬,食飯夾錢用手機「撳兩撳」就搞掂。
目前亞洲發達地區中,僅香港受限於監管規則,未有相同產品推出。不過,消息人士透露,金管局兩度(4月及6月)透過銀行公會諮詢銀行,將修改《監管政策手冊》中2004年起從未修改的「電子銀行風險管理守則」,料今季正式修例。
金管局修例 寬雙重認證
據悉,金管局以前強調電子轉賬等「高風險活動」,須進行雙重認證(例如密碼以外再加SMS認證)。不過為確保交易靈活性,當局修改文件,放寬細銀碼轉賬雙重認證要求,並暗示標準為1,000元,銀行界人士相信修訂是為P2P支付鋪路。
交易金額僅設為1,000元主要是因為保安問題,消息人士表示,當局顧慮銀行業務忽然中斷時所產生的風險,而「毋須接觸交易」更容易出現保安漏洞,「𠵱家有啲電子小偷針對NFC(近牆通訊)技術偷錢」。
金管局發言人表示,因應最新的科技及市場發展,當局已就有關電子銀行風險管理的《監管政策手冊》單元展開修訂工作,現正諮詢銀行業。
銀通P2P轉賬平台受惠
擁有30多間會員銀行的服務供應商銀通,目前正籌備推出P2P轉賬平台,行政總裁蔡炳中早前接受查詢時表示,產品正等待金管局簡單支付指引第三季生效,預計產品可於年底出台,實際形式操作目前未定,但希望納入非銀通會員滙豐及恒生(011)為平台成員之一,目前仍在非正式磋商中。滙豐發言人表示一直保持開放態度,恒生發言人回應指正探討相關方案可能性。
據了解,指引若正式落地後,銀通將要求會員銀行「夾錢」砌P2P轉賬平台,成本約為七位數字,所屬中小型銀行的消息人士直言有成本壓力。若果堅拒付錢,相信該銀行客戶在P2P轉賬上,仍可做接收角色,但不能進行主動轉賬。
事實上,八達通公司去年曾表示推出相關產品,但最後未有音訊,發言人指有新資料將適時公佈。另外,阿里巴巴支付寶旗下「當面付」一度想打入本港市場,惟據悉受金管局所限。現時當局正針對「儲值支付產品」修例,屆時相關產品或可打入本港。
有零售銀行主管批評,當局逾10年未有修改電子銀行風險管理指引,多年來僅「層層叠」提供補充指引,近乎所有新產品均要找當局個案專員商討,但準則因人而異,「一樣嘢你畀一個職員佢話OK,但第二個就可能話唔得架喇喎」!
記者:周家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