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洲國家盃及女子世界盃冠軍都產生了,從何說起?首先是一個人造與天然的課題。
女子世界盃今次在加拿大舉行,特地以人造草或仿真草作為所有比賽場地。雖然承托力及感覺是沒有問題,但始終在摩擦力上,人造草是不能與真草比擬。或許在短時間內,人造草在這方面也沒可能追上真草的可容性及再生性。因為真草在摩擦中,不會像人造草般,令球員皮膚容易產生較高熱及擦傷,真草折斷可重生、人造草破損則要「重織」。FIFA國際足協是因為保養成本比「大球會如地毡的草地」便宜,所以才大力推廣。但人造草環保嗎?不甚平整的真草地也會發生光合作用、製造氧氣,人造草在高熱下會否釋放有害物質?近來的大熱天,大家在人造草球場上步行數分鐘,然後再找一片真草試試。這樣大家便知道人造草是「不先進的先進物料」。
先進城市如東京竭力增加「綠色覆蓋面」,盡力在大厦天台種植,FIFA推廣的人造草是令地球的綠色減少,單是加拿大女子世界盃,所用的人造草面積,分分鐘比整個涉谷更大。況且在加拿大這個出名是天然資源豐富的國家,用人造草比賽是非常諷刺的,就如在沙漠建真草球場辦世界盃一樣諷刺。所以除非天氣或資源問題,否則請勿再大力推廣造草了!
至於阿根廷再一次在大賽決賽失利,很多矛頭指向前鋒希古恩未能把握機會,在阿根廷角度看這是可惜的。不過筆者認為教練馬天奴的用人調動更值得討論,整個賽事中,迪馬利亞(右)及柏斯托尼表現都不算出色。特別是後者在合拍上與前場眾星明顯不在同一層次,但仍完全受到重用。阿根廷整個班底都經過漫長的歐洲球季,馬天奴是否應該更主動地運用各人的比賽時間。而不是作出非常保守的調動,這在八強時已提出過,正確與否,由大家評論好了。
何輝
廣東省體育台體育評述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