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鐵從敦煌到吐魯番大約三個多小時,走出車廂踏上月台,人已被蒸騰的熱氣團團圍住,這地方的熱果然名不虛傳。
來接車的阿里和蘇比伊已經在月台等候,兩個維吾爾族人,普通話說得比大部份漢人都標準。已經許久沒有坐火車旅行,有朋友到月台迎接,頓時生出久違的親切感。
雖然火車一路進疆,經過了戈壁灘經過了綠洲,唯從吐魯番車站走出來,才真正踏上了新疆的土地。熱烘烘上了汽車,看着遠處天山上的雪綫,初到貴境,有許多聯想。而這些聯想大多來自以前看過的書,尤其是小說,從吳承恩到金庸、梁羽生,許多人關於西域的印象,都拜他們的生花妙筆所賜。到了吐魯番,一熱,想要點風,自然會想起鐵扇公主。
這就自然要去火焰山了。
火焰山之所以出名,當然是因為《西遊記》的緣故。孫悟空問鐵扇公主借芭蕉扇的故事家喻戶曉,結果吐魯番的一座滿身縐摺的大山,就被認定了是《西遊記》裏擋住唐僧師徒往西取經之路的火焰山,於是就收門票了。區域之內到處有《西遊記》蹤影,牆上有壁畫,院子裏有人扮的孫悟空豬八戒,中庭裏豎着一桿金箍棒,其實是根巨大的氣溫表,標示着當時的溫度。那地方是盆地,四周被天山山脈圍困,日照極盛,熱氣散不開,烈日當空之時,地表溫度節節上升,我那天下午到達,67℃!那火焰山的山石帶有鐵質,是以通體銹紅,加上層層摺子,觀之如熊熊燃燒的大火,故此得名,拿去吻合了小說。
67℃的氣溫下口乾舌燥,相機燙得不能貼臉操作,不然會燙死。汗水不知不覺流了滿身,但一陣即乾,毫無粘身之感,一片不毛之地,因為一部《西遊記》,引得無數人跑來領略火焰滋味,都挨不住多久,都逃回車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