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師弟、師妹們一起上手術枱,一看他們拿起剪刀的手勢,就知道是不是「會家子」。我們第一次拿起剪刀,大概是在小學上美勞課的時候。小朋友拿起美勞剪刀,大都會以拇指穿入剪刀柄的一個環,再用食指穿進另一個環。這個持剪刀的方法能剪紙,但剪刀卻會搖擺不定,方向不好控制。年紀稍長,或會改變以拇指及中指穿環,食指從旁輔助,剪起來更有力。
外科醫生持剪刀的正確方法,卻是拇指穿一環,無名指穿另一環,中指扣在環外助力,再以食指按在剪刀的鉸上。這是最穩定的持剪方法,也是全世界的外科醫生都採用的標準方法。
初入行的時候,上手術枱替師兄剪線,偶不留神用了不正確的方法持剪,手指的關節馬上被師兄敲了一記,再來一句:「你在剪牛雜嗎?」
手術用的剪刀和家用剪刀最大的分別,是外科剪刀的刃是弧形的。在進行精細的操作時,手臂、手腕和手指會自然而然地成為弧狀。手術剪的弧度,是手的弧形(Prehensile Curve)的延續,方便精細的解剖。用剪刀剪東西誰都會。但要仔細分析剪的動作,才會明白原來剪的時候,拇指要稍稍用點力推,而另外的手指要微微地拉,使剪刀的兩刃合起來,才會剪得爽利。左撇子用剪刀,推拉的方向反轉了,刃口分離,就剪得不利落。有些外科手術,以左手持剪比較方便。以治療潰瘍病的迷走神經切斷術(Vagotomy)為例,以右手扣着賁門和食道,用左手持剪剪斷神經,是最便捷的方法。這時要改以拇指拉、無名指推,剪刀才能順利操作。
真正需要用左手持剪的機會不多。潰瘍病現在有藥可治,迷走神經切除術業已式微。這「左右開弓」的神技,只能在剪線頭時向協助手術的護士炫耀了。
鍾尚志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