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題籽:一周突襲】
荔園短暫重生,有人說它是販賣回憶,但在這甚麼都可以轉眼被遺忘的時代,如果回憶真的可以用錢買回來,又有何不可?開幕一星期,幾位攝影師走進這重生荔園,拍下不同風格的相片,說出各自對荔園之情,那怕遊戲價錢大升,那怕搵笨味濃,但鏡頭下的荔園卻趣味依舊,歡樂依然。
黑白攝影 增添懷舊味道
成啟聰現職潮流及雜誌攝影師,曾經歷過荔園最興盛的時侯,這次重遊舊地,他以黑白照形式將新荔園呈現出來。受着攝影老師影響,加上不少著名攝影作品皆以黑白照形式,他漸漸愛上這種另類的照片模式。別以為黑白照只有兩種顏色,會較彩色照片容易拍,其實拍攝黑白照在拍攝前更花時間思考,不論在構圖或是顏色層次。
夕陽西下 賦天奴新生命
旅行攝影師Raven自言小時候家境並不富有,到荔園玩已經是天大樂事,今次他特意重遊荔園,在太陽剛下山的blue hour拍天奴,背景顏色跟大象成漂亮對比。
六維玩味 走進錯覺荔園
說到影六維荔園,六維少年就話有點難度:「這裏場地大人又多,比較難找到位置拍攝,想影錯覺相,可多利用牆壁和欄杆,如小火車旁的欄杆便可玩錯覺攀爬,又可用小賣店旁的佈景板,有懷舊feel,又可玩錯覺拍攝。」
光繪攝影 捕捉光線移動
攝影師吳克遜(Hudson)將光繪攝影(Light painting)帶到荔園,透過長開相機快門及長期曝光功能,捕捉光線移動時製造的特別景象。Hudson建議多利用wide angle拍攝,以把建築物完整呈現;也須注意光波球體所在位置,協調兩者的比例,影像才更有美感。
靠水晶球 拍下夢幻場景
本地攝影師周景成(Edward)以水晶作工具,在荔園施展渾身解數,將這個曾是香港首個最大規模的遊樂場一隅放進水晶球中。他認為利用樂園色彩繽紛的燈飾,拍攝出來的效果更夢幻,「用定焦鏡拍攝,可凸顯前清後朦影像;利用散景卡,更可突顯背景燈飾及水晶球中景象。」
記者:韓繼聰、王秋婷、容逸富、張育嘉
編輯:黃仲兒
美術:吳子豪
圖片由受訪者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