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粉塵爆沒過幾天,傷者和家屬最需要甚麼?常理推測,傷者急需傷病治療,以及足夠的休息。傷患家屬面臨突如其來的意外,生活秩序大亂,要陪護病人,要跟進病況,要處理保險,要應付有可能的巨額醫療費用,身心疲累,最需要的,除了金錢支援,便是休息。
甚麼樣的人,會在這種時候,跑去打擾傷患和家屬,要他們聆聽他的再生故事,要他們應酬他,並且允許電視台的鏡頭對住?如何接受「誠實的鏡子」,是活下來以後的事吧?現在傷者仍在掙扎求存,在面對大大小小的手術,這個時候舉一塊鏡子在人家面前,是多麼殘酷的滋擾!
被台灣人批評、拒絕之後,「再生戰士」不肯自我反省,仍堅持此時帶着電視台記者一起闖入病房是一場「及時雨」,且不評論他動機,至少,欠缺做人的基本禮貌,莊閒不分,更遑論體貼他人。作為「過來人」,曾經的痛苦經歷不曾令他對經歷相同痛苦的人有同理心,卻反而有了一副居高臨下的權威嘴臉。你願不願並不重要,重要的是他願意,當他願意施舍他的同情與「支援」,後來的受難者必須馴服與接受。
時間才是最誠實的鏡子,它讓我們看清很多真相。善意與抽水之別,在於時間。六個月、九個月之後,當病人死裏逃生,開始平靜下來,願意嘗試去接受現實,這時低調的支援才是善意的釋放。當然,新聞熱潮已經過去了,對抽水者來說,不是合適時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