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好聯歡大食會聚於中環怡翠軒吃「尋夢客家宴」。
三款頭盤小食有「高山野筍滷肉」、「客家紅糟肉」和「葱油黑枝竹」。
六道大菜有「原汁原味娘酒煮雞」、「永定客家一品」、「古炕炆全豬」、「原來梅菜扣肉」、「草蘆鹹菜蒸跳鯇」和「紅燒生煎牛肉餅」。
三款麵點有「河源蒸米粉」、「艾糍」和「花生眉豆粿」。
這張客家風味菜單所羅列者雖然都是傳統客家菜,但因並非常見頓覺甚饒新意。
客家菜以糟、滷、醃為主味道偏濃,要組合成一張均衡的菜單殊非易事,加之以多屬「大魚大肉」菜式,數量也宜較為簡約。
這晚「尋夢客家」菜肴雖然可口但以份量豐盛也吃剩不少。
與會友好多為「惜食惜福」之人,紛紛把餘下來的美食裝盒帶走。
以個人之見在十二道菜中拔選精華濃縮為「梅花宴」也自別有「少吃多滋味」的妙趣。
「尋夢客家梅花宴」菜譜:一、高山野筍滷肉併葱油黑枝竹,二、原汁原味娘酒煮雞,三、古炕炆全豬,四、草蘆鹹菜蒸跳鯇,五、紅燒生煎牛肉餅併河源蒸米粉。
客家雞饌除了名重一時的「鹽焗雞」之外「娘酒煮雞」也是傳統佳肴,醇甜的糯米酒與酒糟的馥郁香氣益增土雞之鮮美,家常風味也自魅力非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