纖維瘤大多出現在18、22的少女,當乳房開始發育,有些乳房細胞發展成為腫瘤,臨床檢查平滑活動,可以唧來唧去,故名為「乳房老鼠」(Breast Mouse)。醫治方法,如果通過診斷三部曲,即臨床、影像超聲波、以及細胞或組織檢查,結論是3項都呈良性,就不一定要切除。除非6個月觀察期後,發現腫瘤有長大迹象,才需要切除。
事實上,亦有一種叫巨大纖維瘤,生長比乳房發育還要快,病者多誤以為乳房發育兩邊不對稱,直至照超聲波,才知道有腫瘤的存在。這些就需要及早切除,以減低對正常乳房發育的阻礙。還好這類腫瘤不常見,只要女性發育開始,灌輸乳房健康知識,自己留意乳房變化,就能及早發現異常,及早求醫。亦有不少纖維瘤生長在乳房裏,女士不察覺,直至40歲後,開始做定期乳房檢查才發現。診斷三部曲仍然照用,結果脗合屬良性時,可以繼續觀察及定期檢查。
如果檢查發現纖維瘤有繼續生長的迹象,可考慮切除,目的是排除其他病變的可能,亦可防止腫瘤阻礙正常乳房發育及哺乳功能。那麼切除纖維瘤,又有甚麼方法呢?
微創手術可以考慮,但要用得其所。這要視乎腫瘤的位置,以及在乳房深層抑或表層。微創目的是表皮傷口不明顯,內裏乳房復合完整,及避免手術後遺症。腫瘤位置可分為乳暈範圍,乳房內圍或外圍(以乳房半徑的一半作分界)。
在乳暈範圍的腫瘤,我會採用乳暈邊緣開刀,好處是疤痕最不明顯。疤痕癒後有些呈白色,有些呈紅色,在乳暈與正常皮膚紅白交界的疤痕,在癒合後就不容易察覺。乳房內圍的腫瘤,我都會採用乳暈邊緣開刀,因乳房皮膚及乳腺組織,中間有皮下脂肪層,在這裏進入,揭起皮瓣,就可以從容地切割乳腺內圍的腫瘤,止血及縫合傷口。
但若腫瘤位處乳房外圍,尤其是較豐滿的乳房,上述方法就不適合。若採取開刀方法,在腫瘤表皮開刀,傷口若長出肉芽就十分難看。這情形,若經組織檢驗證實是纖維瘤,就可以考慮針刺吸取腫瘤,或冷凍治療腫瘤,傷口就只有3厘米針口。
香港乳癌基金會網址: http://www.hkbcf.org
香港乳癌基金會電話:25256033
張淑儀醫生
香港乳癌基金會創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