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市競價捲土重來 限5%波幅

收市競價捲土重來 限5%波幅

【本報訊】冷靜期機制是港交所首次推出,但U盤的收市競價時段機制卻是捲土重來,雖港交所強調設有多項招數防止當年匯控在U盤被「嘜」低至33元的情況再出現,但市場人士仍認為收市競價時段只為基金大戶服務,5%上下波幅風險仍高。

適用於交易所ETF

2008年5月,港交所推出收市後10分鐘的競價時段,出發點是防止「嘜價」,但當時已被業界批評措施令大戶輕易操控造市,結果在翌年3月,匯控就在收市競價盤時段被人由38.96元,狂質低至33元收市,觸發極大混亂,更被市場謔稱為「勁假時段」。港交所在壓力下,收回實施不足一年的收市競價時段。
港交所今次建議新的競價時段,在收市後4時1分起至4時10分,輸入買賣盤時段為5分鐘,買賣盤只限於收市時價格升跌5%,由6分至8分輸入的買賣盤限價,會在當時最高買盤價和最低賣盤價之間,之後的兩分鐘是隨機收市時段,初期適用於320隻流通性最高的指數成份股及所有交易所買賣基金(ETF)。
不過立法會議員張華峰認為,5%上下波幅風險仍很高,認為應降至2%、3%較適合。
■記者石永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