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六四屠城後,大批八九學運人士被營救來港,其中一條逃亡路線是由蛇口經30分鐘水路,至屯門踏石角青山發電廠上岸;該處早年也是越南偷渡客搶灘黑點,原來發電廠2座巨型煙囪,正是茫茫大海中偷渡客的「明燈坐標」。2002年7月4日,屯門再現「越南兵團」搶灘,35名越南偷渡客乘坐2艘簡陋機動舢舨,黑夜在龍鼓灘登陸,隨即四散犯案,有的士被騎劫,幸司機機警臨危不亂,藉對方不諳廣東話,暗中利用對講機向同行求救,警員趕至拘捕疑人。
2002年夏季起,越南海防市與中國廣西省防城港對開海面,罕有湧現大批越南木船及「筲箕船」,這些越南人被指欲借打魚掩飾,企圖從北部灣穿過瓊州海峽,偷渡往香港犯案。青山警署分區助理指揮官(刑事)章耀生指,被捕者稱他們一行35人,每人付80至100美元(約600至780港元)偷渡費,6月30日由越南海防出發,經過4日航程,7月4日凌晨4時許到達屯門龍鼓灘,即換過較光鮮衣服,之後便各散東西「搵食」。
其中4人懷疑未知望后石難民營已於2000年關閉,逕自前往探訪同鄉,到達後才知撲空,於是電召的士離開,怎料因此暴露行縱,司機到場後懷疑4人是非法入境者,掉頭離開並通知警方,警方其後到場拘捕他們,除撿獲利刀,亦獲悉他們一行35人乘2艘筲箕船到港,其後在龍鼓灘岸邊發現一艘長5米、闊1.5米的船。船沒有篷蓋,仍留有炊具,十分骯髒。
警方圍捕偷渡客時,人蛇中最年輕的一位17歲少年,早上8時龍門路政府停車場騎劫一輛的士,
幸司機機警臨危不亂,藉對方不諳廣東話,暗中利用對講機向同行求救,由趕至警員拘捕疑人。
遇劫的士司機姓曾,四十歲,叫「阿國」,昨晨約八時,剛開工的阿國載客往龍門路政府停車場後,一名男子突然從路邊跑出登上的士,他駕車前行,當行至屯門泳池對開處,該男子突然拔出利刀指他左腰,用不純正的廣東話喝道:「錢、錢、錢!」賊人強搶他的「錢箱」內七十二元後,與「阿國」發生糾纏。「阿國」不敵被制服。之後阿國遵從指示,但機警的他發現賊人不懂廣東話,暗中開啟對講機「自言自語」,講出自己所在位置,行家聞言報警。稍後的士駛至警方設置的路障,警員即上前拘捕該名十九歲越南人。
警方接報展開兜截,除一人逃去無蹤外,其餘34人全部落網,警方行動時部份人正在犯案當場就擒,並在各人身上撿獲利刀等武器。全部被捕三十四名越南人,警方在他們身上撿獲十一件武器,包括兩柄一呎長利刀、四柄生果刀、兩柄摺刀、一柄類似步槍用的刺刀,和兩柄屈曲的燒烤叉。 被捕的三十四名越南偷渡客,全是男性,年齡由十九至五十一歲。
結果,警方在龍門路一帶共拘捕二十五名越南偷渡客,其間曾出動警犬、夜視鏡及熱能探測器在草叢中搜索,其中四名越南偷客登上一輛的士時,被在場採訪的記者發覺,暗中報警並引領警車追截的士,將的士上四人拘捕,並撿獲利刀。
另外,警方又在黃金海岸拘捕二人,他們當時正在偷竊手袋;另一人則正在一輛的士上持刀行劫司機,幸司機機警,知道賊人不懂廣東話,暗中利用對講機向同業求助,警方接報在藍地將的士截停拉人;另外六人則登上小巴準備出九龍,在荃灣汀九被警察路障揭發拘捕。
警方認為偷渡客用筲箕船或蛇皮船這類簡陋舢舨,難抵擋風浪,不排除他們先由蛇頭安排上大船,至接近香港才改用舢舨進入香港。不過有長洲漁民認為,若筲箕船加裝簡單的推動機,加上當時正夕吹西南風,5天已足夠由越南海防到香港。
越南海防建市於一八八八年,是越南的第三大城市,第二大港口,距首都河內一百二十公里;由於接近中國邊境,早在南漢及宋朝時,兩國已有交火記載;在七十年代末期,海防曾出現一次大逃亡潮,當年中國解放軍對越南發動自反擊戰時,大量越南人由海防經海上逃生,不少都連人帶船翻沉在瓊州海峽,當年海南島沿海居民,幾乎每天都撈到他們的屍體。
以前附近望后石越南難民營未關閉前,越南人偷渡來港選擇在此登岸,便容易得到同鄉接應,龍鼓灘便因此成了越南偷渡者來港的第一站。
屯門區議員嚴天生指出,龍鼓灘村目前亦有很多越南人居住,但村內發生的罪案只是一些輕微的偷竊案,村民亦很少報警。他承認屯門區多了越南人犯事問題,主要是一些以前的越南難民被黑社會招攬,希望警方關注。
警方數字顯示,近年越南人偷渡來港有下降,九九年九百五十三人,二千年降至五百七十九人,在該年關閉最後一個在望后石的難民營後,去年偷渡人數更減至二百零八人,今年首季只有七十六人,情況似有突然上升之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