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勒狄栢度身經百戰,什麼刁鑽古怪的電影都拍過,大概沒有哪一役比《貨車》更令他措手不及──讀者如果不信,請撥冗到西灣河電影資料館一看究竟,今期影評人之選「人在旅途」,瑪嘉烈特杜哈絲拍於一九七七年的創意奇片赫然榜上有名。我之所以動用「赫然」這種大鄉里形容詞,實在是服了他們的選擇,《霧中風景》、《過客》和《愛麗絲漫遊記》正路得來已經有點和大氣候背道而馳,類似的大師品味現代觀眾越來越跟不上了,《聖山》更是羊腸小徑中的奇葩,智利導演佐杜洛斯基成世廁身旁門,去年雖然有部新作《現實,舞吧!》證明老而彌堅,難為有人還記得他四十多年前的足跡。而在大家都把山田洋次當番生小津安二郎拜的今天,重溫那個日本影壇最長壽的庶民劇真是別具意義,《男人之苦寅次郎芙蓉花》裏渥美清究竟在哪個小鎮和哪個串星談若有若無的戀愛,我當然忘得乾乾淨淨,但婆婆媽媽的情意教人牽腸掛肚──結局永遠是漂亮的再次起程,近年遭「剩」價值觀腐蝕心靈的港男港女,應該趕快打這支強心針。
杜哈絲《貨車》走極端偏鋒,我初看時的譁然歷歷在目,即使先一年的《她的威尼斯名字在加爾各答沙漠》基本上全盤顛覆了電影敘述,實驗性連高達都O嘴,還是想不到文影雙棲的老狐狸能夠再上層樓,以二人讀劇本形式挑戰觀眾想像。有那麼一刻,她放下手上的打字稿,一動不動進入沉思,就像電台主持忽然收聲,可憐的特別嘉賓狄栢度坐在對面,根本不知道怎樣應對,專業的五官完全失去焦點,眼神閃過前所未見的驚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