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六我與馬丁一起在城大講述基本法的初衷與實踐,坦白講廿五年下來已千瘡百孔,即使初衷如何善良美好,在中國式實用主義下,原則早已放兩邊,今天高度自治荒腔走板。席上有朋友質疑馬丁對學生提出修改基本法運動的看法,也質疑他認為習近平集大權後會進行改革,未免過份樂觀。馬丁回應時從容不迫,將九零年基本法頒佈後他隨即在立法局動議修改基本法講起,逐點回應批評,不慍不火,近年即使泛民之間,一有政治爭拗,定必面紅耳熱,聲音越講越大越暴燥。馬丁這種自信與從容,香港人久違了。我們相識也剛好是廿五年,一直佩服的並不是他政治立場、言論、分析,而是那份從容自信。那天我們一起在大學午膳,回家後在書架上拿起了Baldassare Castiglione的名著《The Book of the Courtier》英文企鵝經典系列版看起來。
政治美學
此書乃十六世紀文藝復興時期意大利外交官兼文人Castiglione的政治及禮儀作品,今人只知當時馬基維里的《君王論》,而不知有另一本奇書《廷臣論》。《君王論》教人領導權術,而《廷臣論》則教人在宮廷中當官而不失優雅風範,此書1528年在威尼斯出版,隨即風行一時,被翻譯成西班牙文、德文、拉丁文及英文,整個歐洲貴族人手一本,暢銷程度超越《君王論》。本書內容是虛構烏比諾公爵在四個夜晚與廷臣對話,主題是究竟如何才能成為一個完美的廷臣及貴族婦女,實踐起來時又應該如何入手。書內提出一個概念,叫做Sprezzatura,作者認為廷臣應表現出漫不經心的,一言一行毫不費勁,甚至像不加思考一樣的姿態。原文英譯是"a certain nonchalance, so as to conceal all art and make whatever one does or says appear to be without effort and almost without any thought about it",這意大利文有一個絕配的中文翻譯,叫「舉重若輕」,王公交託重任予廷臣,應以遊刃有餘,從容不迫的態度去完成,所言所行像毫不經意,不着痕跡,這才顯示出自己的才能,即使「身水身汗」,也應該隱藏起來,不要顯露人前。意大利時裝設計師Giorgio Armani便是受到Sprezzatura美學所啟發,形成其低調、刻意漫不經心的設計風格。
在香港,從政者鮮有舉重若輕的姿態,建制派只會舉輕若重,小小事就震騰騰,唯恐人家不知他們多麽的支持中央及愛國,這當然與主子的水平及要求有關,主人從不要求廷臣優雅,只求政治正確,不求結果,只看過程,如果閣下漫不經意完成任務,恐防主人看不見,功勞被人奪走,因此自然要大鑼大鼓。至於泛民中人,主人是群眾,而今時今日,要有sound bite,六點半新聞出鏡十秒,也要效法力竭聲嘶的王國興了。
曾經香港是有過優雅的政治人,如立法局主席施偉賢爵士Sir John Joseph Swaine,公開或私下絕對不會稱呼局內同事為「賊」,他是港英建制派,但台前不着痕跡。九十年代常到馬丁chamber工作,有時會碰到施偉賢,還記得兩人的辦公室很接近。英國人所謂紳士品格,如勇敢、自信、幽默、優雅,其實是受十六世紀文藝復興所影響,十七世紀英國年輕貴族興起到法國及意大利「壯遊」,找個導師陪同在佛羅倫斯Uffizi美術館逛,看大教堂巨型圓頂,逗留數月買些書籍及畫作返歸,行囊中必定有這本《The Book of the Courtier》。
撰文:劉細良
編輯:陳漢榮
美術:吳子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