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阿里健康(241)以194億港元「天價」收購母公司阿里巴巴集團旗下天貓網上藥房業務,被視為反收購行動,公司最終須向聯交所闖關,並提交新上市申請。不過據上市文件資料顯示,以上一財政年度計算,公司僅錄得5,550萬元(人民幣.下同)純利,以市盈率(PE)計高達280倍,或成為今次收購成功獲批的最大阻力。
記者:胡仲邦
阿里健康於新上市申請文件中,過去三個年度收購項目錄得純利1,274萬元、4,227萬元及5,550萬元(見表),並用「市盈率與增長率比率(PEG)」將收購項目與其他科網公司作比較,惟得出PEG比率為2.1倍,亦顯示出收購價被高估。事實上,PEG大於1,意味價值被高估,文件顯示賣方阿里的PEG僅得0.6倍。另外,文件亦未有比較在香港上市的互聯網公司。
阿里健康解釋,今次收購的項目PEG水平較京東、亞馬遜及eBay等著名網購公司為佳,至於阿里等PEG較低的上市公司,則因市場成熟及業務多元化所致。公司又指出,所收購的網上藥房,過去三個年度的交易額分別為950萬元、23.7億元及47.4億元,取得網上藥品交易平台牌照,並繼續使用天貓作為交易平台,預期未來仍有盈利增長能力。
股價高位跌逾50%
信永中和信管理合夥人盧華基指出,上市委員會將審視收購項目的可持續經營能力、資產回報率、未來現金流情況及商業模式等,以保障小股東的利益,不過規例未有具體規定收購價與純利有一定的比例。對比一般收購僅須3個月,上市公司如作出反收購,必須經過上市委員會審批,令整個收購過程長達半年至9個月。
他指出,反收購須經上市委員會批准,令成功收購的機會降低,部份上市公司會因此作出規避。至於阿里健康雖然已提交新上市申請,由於相關資訊已作披露,審批期間無須停牌,部份公司則會在即將知道審批結果的敏感時期自行停牌。
阿里健康4月公告該收購項目,涉資194億元,當中大股東阿里獲得29.61億股新股,每股5.28元計算,以及得到21.6億元、年利率兩厘的5年期可換股債券,換股價為5.808元。完成收購後,阿里及由馬雲有份成立的雲鋒基金,持有阿里健康的股權,由54.09%增至64.49%。
阿里健康昨跟隨大市下跌,收報7.1元,跌0.77元或9.8%,以公佈收購後一度升至14.32元歷史新高計,阿里健康股價不到3個月已經「腰斬」,跌幅達5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