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因為收入分佈不均(income inequality)、貧富懸殊,引起全球討論,一啲有關著作成為暢銷書。中國古語有云「不患寡而患不均」,我地嘅老祖宗孔子早已明瞭收入分佈不均帶嚟嘅社會穩定問題,只不過,三千年來,都冇邊一位智者可以提出理論與可行方案,將呢個「不均」問題徹底解決,有位思想家馬克思觀察入微,以為共產宣言係方法,點知共產方法在蘇聯、中國及其他地方實行以後,帶來之禍患及摧毀人性之副作用,遠遠超過資本主義,政治權力之「不均」而高度集中,對人類為害猛烈過財富之「不均」幾百倍,睇吓赤柬一段血腥歷史就知道咯。
我地講番如何在資本主義社會下,以資本主義手法解決不均,首先要明白「不均」之來源。美國聯儲局之量寬肯定係製造財富不均嘅機器,量寬刺激股市不斷上市,有錢有股票坐享其成,無錢無股票者就眼光光,自己身家有縮水,買股票者嘅身家就以倍數上升,「不均」程度日益嚴重。以前講脫貧靠教育,讀書成績好,考上大學,畢業後搵到份好工,一路順風順水,就可以幫助家庭脫貧,梁錦松、馬時亨係最佳例子,左丁山亦係走呢條路,脫離冷巷碌架牀生活。到了21世紀,大學生人數大躍進,呢條路似乎開始塞車,大學畢業搵工唔係咁易,搵到薪水好,有前途嘅好工更加不易。另一方面,大學畢業生人數多咗,平均薪水點都會有所提升,有助減低「不均」。
最近美國一份高檔雜誌The Atlantic發表咗一篇長達16頁(連廣告)嘅訪問,引起媒體重視,撰稿人受MSNBC電視台,拉利京(自CNN退休後,在網台繼續做節目 Politicking)訪問,成為傳媒話題,呢篇訪問稿題目叫做Recruitment, Resumes, Interviews : How the Hiring Process Favors Elites(招聘,履歷,面試;僱用過程如何偏幫精英),受訪者 Lauren Rivera,係名校西北大學Kellogg School of Management(即香港科技大學辦EMBA課程之合夥機構)副教授,呢位副教授平時研究大公司招聘過程,用咗一年時間訪問咗100位招聘負責人,跟隨招聘隊伍到大學校園展開招聘面試,追蹤一啲著名律師行,顧問公司,銀行如何決定聘請甚麼類型、來自甚麼學校嘅畢業生,最後寫成一本書叫做 Pedigree : How Elite Students Get Elite Jobs,內容要旨係搵工係「不均」inequality之開始喎。明日再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