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潮籽】半世紀匠人精製 男人第一套西裝

【男潮籽】半世紀匠人精製 男人第一套西裝

【男潮籽:紳士裝修】
今時今日的辦公室比以往隨意得多了,穿恤衫牛仔褲上班的大有人在。即使穿西裝,也有無數廉價成衣可選,令訂做西裝的人越來越少,但西裝作為一種尊重場合的永恒衣着,任何男士總得有一套看門口,何不度身訂做一套好一點的?以社企方式營運的天裁行(Bonham Strand),聚集了不少從事裁縫師半世紀的職人,一於向他們請教。

天裁行是家社企,在2012年底開業,從度身到製作,一切工序皆在香港完成。這份堅持吸引不少半退休老師傅加入,像中環店的張師傅便從事這行40多年,現在既造西裝亦會教授心得。

天裁行對正行人天橋,途人可隔着玻璃一觀裁縫師手藝。

訂做西裝前,需要知道三件事,分別是布料、風格及圖紋。先說布料,西裝布料基本成份是羊毛,然後按需要混入其他材料,例如適合夏天穿着的西裝會混麻、絲,適合冬天穿着的西裝則混入cashmere。布料亦有粗幼之分,粗幼度一般從100到180,以150為例,代表每1平方吋布料由縱橫各75條毛線織成。毛線越少即越粗,摸起來比較嚡,但相對較耐穿耐磨;相反,毛線越多即越幼,摸上手雖然滑,但亦容易破損。如果是上班用,要經常穿的話,選130至150最合適。
其次是西裝的風格,大致可分成英、意、美、法四種,度身訂做的又以英式及意式最常見。英式西裝比較正式、穩重,穿起來像盔甲一樣,一般初做西裝的人也會選這種。意式則感覺潮一點,衣料較輕及貼身,造型亦較多變。至於美式及法式,前者是大量生產,是隨街能買得到的成衣風格,後者在香港少見,肩位會刻意凸起。

Yally Yan讀fashion出身,認為西裝款式永恒,在此做客人顧問兼學師。

西裝講求平整,工業用的蒸氣熨斗少不了。

剪刀綁上布條,使用時更順手。

初做西裝宜選藍色

最後要決定的則是圖紋及顏色,第一次做西裝的話,建議選直紋或格仔,選千鳥格則顯得老派一點,而且不夠莊重。顏色方面,可選擇黑、灰或深藍,尤其一套深藍色西裝適合出席各種場合(喪禮除外)而不失時尚,可說是男人居家旅行必備item。

由設計到訂做,所有工序均在香港完成。

一些傳統工具如粉餅、木間尺,至今仍在使用。

自選基本步

初次訂做西裝的話,建議以上圖的基本款式為主,並留意以下三點。穿得多之後,才會漸漸知道自己真正想要的是甚麼款式,到第二次再訂做時便能夠自訂其他選項。

訂做這類基本款式的西裝,價錢$3,988起。

領片

多數以這兩款為主,上班、飲宴甚至平常去街也適合。

尖領

十字領

衣鈕

現在以二鈕比較流行,但不論選擇二鈕還是三鈕,記得別扣上最底一枚鈕,此乃不成文規定。里安納度迪卡比奧出席電影《大亨小傳》宣傳活動時,就曾因扣上兩枚鈕釦而被傳媒取笑。

不成文規定,最底鈕不扣。

袖口鈕

可隨個人喜好,選擇叠鈕或並排。

並排

叠鈕

展示個人風格

由於西裝有既定形式,能夠展示個人風格的方法不多,在此介紹幾個方法。

給內裡圍上一條邊,可惜穿起時其他人看不到。

可開一兩個襟鈕門,使用不同顏色的線效果更突出。

鈕的選擇也很重要,像這枚便與衣料襯到絕。

名人第一次

談了許多如何訂做西裝的事,不如看看實際經驗。我們請來三位經常穿西裝的城中名人,分享訂做第一套西裝時的故事。

陶傑豪使七千
「第一次訂做西裝是三十來歲的時候,大約是90年代。當時只是心血來潮想做一套,便去了尖沙嘴一家裁縫店,還記得是一位叫Elton的裁縫幫我做的,大約七八千元。西裝首先要穿的人有氣質,不然會像大陸官員,穿了數十年也沒意思。它還能讓人upgrade,整個人看起來像升了半級一樣,也是好西裝的效果。」

梁家傑三件頭
「第一次做西裝是中學時要做暑期工,在中環連卡佛旁的舊樓內的裁縫店『祥興』。很記得是$550的三件頭西裝,比起英國名牌如Dunhill或Kent & Curwen動輒$5,000以上,算是不貴了。訂做的西裝比較稱身,但名牌則剪裁好,膊頭位比較挺,裁縫師傅也說不易做,一分錢一分貨。」

徐緣兆萬孖襟
「第一次做西裝是為了第一份工,在旺角兆萬中心訂做的,2000年時只需$700。至於為甚麼要訂做而不買現成的,其實是因為讀大學上莊時買過一件,當年對西裝完全沒知識,不但衣不稱身,還要是孖襟的,現在回想起來也想笑。」

天裁行
中環荷李活道39-43號安樂樓2B室

記者:李澤輝
攝影:林栢鈞、劉永發
編輯:陳漢榮
美術:孔文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