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錘】錯解7.1遊行衍生港獨習大大會撥亂反正嗎?

【壹錘】錯解7.1遊行衍生港獨
習大大會撥亂反正嗎?

今年7.1遊行人數大減,別以為特區政府可鬆一口氣,《壹錘定音》主持李慧玲認為若有人將人數少,解讀為梁振英的連任機會大增,便大錯特錯了!

慧玲稱今年遊行人數少是意料中事,尤其經歷了79日佔領運動,隨後的政改表決又打了一場硬仗,市民要休息一下也是應該。同時,她認為遊行人數少,某程度反映了有部份市民覺得遊行這種最和平、最非暴力的遊行方式,已非有效的表達意見方法,特區政府應視作警號。

慧玲觀察到今年遊行新增了不少,在雨傘運動前後所成立的新團體出來擺街站,有地區性的組織,如北區動源;有專業性的團體,如杏林覺醒。對政府來說,這些民主新力軍更難應付,因為難以談判。

慧玲強調對7.1人數誤判,可以出現災難性的結果,中央對2003年7.1遊行有誤判,就是一個好例子。當時50萬人上街震驚中南海,中央從此改變了對港政策,由回歸初期恪守一國兩制,河水不犯井水,變成「西環治港」。當時有京官更認為50萬人上街,是因為北京放任香港的結果。

當時港大民調清楚顯示香港人對中國認同感是屢創新高,這其實是中央恪守一國兩制的成果。出現50萬人上街的情況,主要是不滿意董建華的施政,對中央的不滿,最多只是認為中央不應該讓董建華連任。相反,當中央改變政策,無形之手愈伸愈長,香港人對中國認同感愈來愈低,社會上逐漸開始有人提出港獨主張。

慧玲認為中央是時候要重新檢討對港政策,如果再繼續強硬路線,無形之手愈伸愈長,甚至變成有形之手,中港對立只會愈來愈大,「這些問題中央沒有理由看不到,不過如果已經習慣干預,又是否可以忍手不干預呢?」